DC娱乐网

千门36局之抛砖引玉局!

抛砖引玉局的逻辑抛砖引玉局,从字面上可解释为:抛出一些不太好的东西,用来引出好的东西。在战争中也常常用到,指以自己的粗浅
抛砖引玉局的逻辑

抛砖引玉局,从字面上可解释为:抛出一些不太好的东西,用来引出好的东西。在战争中也常常用到,指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用极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懵懂上当。

运用于围棋上的意思是:下一步很平常或看似很平常的棋,用这步平常的棋引出一系列的良策。象棋对弈中,也常使用“弃子引离”这个手段,巧妙引离对方,造成防线破绽,进而取得最终胜利。

抛砖引玉局的布局

“抛砖引玉”这种手段,是江湖骗术团伙常用的伎俩。他们对人施展时,往往用小恩小惠引人上钩,最终达到欺诈的目的。

古代商人中,有不少狡诈之徒擅长此术。他们常以乞丐或美女作为诱饵,引诱富商进入圈套。这些骗子要么假装慷慨赠送小物件,要么装作热心提供帮助。实际上心怀不轨,目的是获取富商信任,趁其不备骗取巨额钱财,手段之狡猾令人震惊。

这种骗术的精妙之处在于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现将具体步骤分析如下:

第一是设置诱饵。骗子先赠送小礼品,或假装偶遇提供帮助。比如发现富商独自行走,或在市集遇到困难时,他们便适时出现,或赠送珠宝玉器小件,或出手解难。富商初次接触时,必会感受到“善意”而心生好感,这就是诱饵设置初见成效。

第二是建立信任。诱饵生效后,骗子便趁机加强与富商往来,或邀请共饮,或谈论商业之道,言谈间尽显关心。他们或假装崇拜对方财富,或故作担忧对方安危。富商见其言辞恳切,逐渐产生信任,误以为对方是真心交往的朋友,却不知已落入陷阱。

第三是实施欺诈。取得信任后,骗子便伺机而动,或谎称有商机可合作,或声称有奇珍异宝可共同经营。富商因其言之凿凿,又念及往日“交情”,于是不加怀疑地答应。骗子便诱使其投入巨资,或购买毫无价值的物品,或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自知。至此欺诈得逞,富商已深陷圈套。

第四是金蝉脱壳。得手后骗子急于脱身,避免东窗事发。他们或以远行为由暂别,或借口家中有急事告辞。各种借口层出不穷。待富商察觉异常时,骗子早已消失无踪,只留下追悔莫及的被骗者。

“抛砖引玉”虽看似小伎俩,但用心险恶、手段狡诈,绝非正人君子所为。骗子以小利诱人,最终谋取暴利,这种不义之财岂能心安理得?而富商受骗,往往源于贪念作祟——欲望一动便心智昏聩,导致财失身伤。因此要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可因小利失大义,不可纵贪念入险境。

抛砖引玉局的案例

楚绞之战

春秋时期,楚国和绞国在郧阳的野外交战。楚武王久攻绞国不下,战事陷入僵持。一位名叫曲霞的谋士,向楚武王献计说:"想要攻破绞国,可以用'抛砖引玉'的计策。"楚武王询问详情,曲霞回答说:"可以派樵夫上山砍柴,不派士兵保护,绞国人一定会出来抓捕他们。第二天,再派更多的樵夫去,绞国人必定再次出动,我们就能用伏兵攻击他们。"楚武王听从了他的计策。

第二天,樵夫上山砍柴,绞国人果然出动,抓走了樵夫。又过了一天,楚国派出了更多的樵夫,绞国人非常高兴,派出了全部军队出城抓捕。等他们到了山上,楚国伏兵四起,绞军大败,逃到城下时,又遇到楚军的埋伏,于是投降了。这就是"抛砖引玉"之计:楚军先用樵夫作为"砖",引诱绞军出兵,然后用伏兵作为"玉",击败了他们。

邹氏诈骗

到了近代,有邹卫民、马胜良、邱八斤三个人,都是杭州萧山人。三人聚在一起感叹生意难做,于是产生了诈骗的念头。邱八斤有一个自行车配件厂,三人谋划用配件作为诱饵,骗取他人钱财。他们设立了一个假公司,名叫"广西桂林桂福商贸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租赁房屋,安装电话,安排值班人员,以掩人耳目。

邹卫民出面与杭州某公司签订配件合同,支付少量预付款,然后提走货物。马胜良则将货物通过邱八斤联系到的JS省某自行车公司,以低价销售出去。像这样操作了三次,都成功了。

最后一次,三人想诈骗梅城某辐条厂,伪造了电汇凭证,将八千元的金额伪造成八万元,传真给辐条厂。辐条厂厂长丁某发现了伪造,向官府报案,三人于是被抓获。这也是"抛砖引玉"之计:他们先以小额定金作为"砖",诱骗厂家发货,然后通过低价销赃获得"玉",谋取暴利。

南草之诱

还有一个人,从南方得到一种奇特的草,种在自家院子里。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这种草的种子是中药材,有人回收。"等到种子成熟,这个人收获后,展示给别人看,说获利非常丰厚。有胆大的人试着种植,果然获得了五倍于种田的利润。大家都动心了,全部改种这种草,用种子换钱。这个人则收购了大家的种子后离开,投资其他行业去了。

不久,这个人消失了,大家才知道上当受骗了。原来,这种草的种子虽然是药材,但价格并不高。这个人先用奇特的草作为"砖",引诱大家种植,然后用高价收购种子作为"玉"的假象,骗走了大家的钱财。

黄忠诱渊

三国时期,黄忠奉命攻打夏侯渊。夏侯渊性格急躁,勇猛但缺乏智谋。黄忠和法正谋划,打算使用"抛砖引玉"之计。于是黄忠把军中的财物全部赏赐给军队,以激发士气。

夏侯渊听说后,大怒而出兵,想要攻击黄忠。黄忠则后退坚守,引诱夏侯渊深入。等到伏兵四起,夏侯渊大败,本人战死,军队也被击溃。这个计策就是:黄忠先用财物作为"砖",刺激夏侯渊出兵,然后用伏兵作为"玉",击败了他。

可乐入华

近代,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于是它与北京、广州、深圳、厦门四个地方的饮料厂,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协议。协议规定:"美方免费提供生产设备和技术,中方购买美方的浓缩液,稀释灌装后销售,所得收入归中方。广告宣传费用,中美双方各承担一半。"

大家都以为占了便宜,不知道其中的陷阱。等到可口可乐风靡中国,独霸市场时,中方才意识到失策了。原来,可口可乐的商标所有权属于美方。美方虽然出了一半的宣传费,却因此获得了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

这是"抛砖引玉"之计:美方先用设备和技术作为"砖",引诱中方合作,然后以整个中国市场作为"玉",谋取了巨大的利益。

商女智斗

还有一件事,说的是高利贷者逼迫商人的女儿替父还债。商人的女儿很机智,运用"抛砖引玉"之计,反败为胜。

高利贷者对商人说:"你如果不赶快还钱,我就要告官,让你坐牢。"商人没有办法,跪地哀求。高利贷者假装同情,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免除债务。我口袋里有一黑一白两块石头,你女儿如果摸出白石头,债务就免除;如果摸出黑石头,你女儿就要抵债。"

商人的女儿知道其中有诈,就说:"可以,但你不要后悔。"于是她摸出一块石头,没等看清楚,就假装失手掉在地上。地上石头很多,难以分辨是哪一块。商人的女儿说:"我摸的石头已经掉了,没法辨别颜色。但只要看你口袋里剩下的石头是什么颜色,就知道我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石头了。"

高利贷者无可奈何,只得取出袋中的黑石头,承认商人的女儿摸出的是白石头。于是商人的女儿既救了自己,又帮父亲免除了债务。这也是"抛砖引玉"之计:商人的女儿先以摸石头作为"砖",诱使高利贷者亮出袋中剩下的石头,然后以袋中石头的颜色作为"玉",反败为胜。

总结

这六个故事,都是"抛砖引玉"计策的运用。有的用在军事上,有的用在诈骗中,有的用在商业上,有的用在生活里。都是先以一件事或小利作为"砖",引诱对方进入圈套,然后用另一件事或更大的图谋作为"玉",来获取巨大的利益。然而这个计策虽然巧妙,但也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反过来害了自己。所以说:"聪明的人运用计策,愚蠢的人中了计策。"

抛砖引玉局的总结

“抛砖引玉”的策略,是智谋中的奇妙之术。它的精妙在于用小利作为诱饵,引出敌人的真实意图;它的关键在于审察时势,权衡利弊之后再行动。

然而这个策略,也有它的弊端,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受害。比如在“抛砖”的时候,如果利益太小,就不足以“引玉”;如果利益太大,反而会被对手利用。又如在“引玉”的时候,如果打击力度不够,对手还能反扑;如果打击过猛,又恐怕会伤及自己的根本。

“抛砖引玉”局的本质,就是人心的贪婪和骗徒的狡猾。人心的贪婪,是骗术的根基;骗徒的狡猾,是骗术的枝叶。根基深则枝叶茂盛,枝叶茂盛则影响力大。影响力大则骗术横行,世人就受害了。

“抛砖引玉”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因为人心的贪婪。贪婪,是人的大忌。人一旦起了贪心,就会头脑发昏,心意混乱,不再能分辨真假,不再能察觉虚实。所以那些骗子行骗,大多用利益诱惑人,用情感打动人心,让人心里产生贪念,自己跳进罗网。然而,贪心并不单单是骗子引诱出来的,也是由人的本性导致的。所以想要防止受骗,首先必须去除贪念。

想要破解此局,需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胸和境界。修身,是修养心性,以诚待人;齐家,是使家庭和睦,以和谐为贵;治国,是治理国家,以百姓为根本;平天下,是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