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讯 杨千荣先生是兰州镇原商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也是一位乡贤。他有着丰富的经历和卓越的贡献,以下是关于他的相关信息。

早年经历与成长
杨千荣先生出生于镇原县新城镇耿沟村姚俭自然村的一个山区农民家庭。他从小就是个很有思想的人,遇事沉着冷静,能吃苦,孝敬父母,团结乡邻。1970年,杨千荣应征入伍,在部队里,他发挥吃苦精神,认真学习,刻苦训练,逐渐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干部。他先后在陕西省军区独立师四团、武警陕西总队、甘肃总队服役,历任战士、给养员、司务长、会计、总队后勤部财务处副处长、处长、会计师、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在部队期间,他先后六次受到嘉奖,两次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并编写了《武警财务应用写作》一书赠送给武警部队财务人员,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1996年转业到省国土厅工作,尽职尽责。
发起成立兰州镇原商会
2010年退休后,杨千荣先生退而不休,发起组织成立了兰州镇原商会,并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心系家乡,为会员之间与县委、县政府搭建了平台,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着贡献。在他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后,积极推动商会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助力家乡脱贫。
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杨千荣先生虽离开家乡50多年,但一直不忘家乡,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2016年,他协调商会为社会捐赠1518万元。2017年10月,他组织会员“回家”活动,为镇原一所中学、四所小学及贫困户捐赠学习用品、衣物、食物等价值70多万元。他还积极组织商会成员参与家乡的各类建设活动,如为平泉镇捐赠60万元用于举办广场舞和南三镇篮球赛,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捐赠20万元帮助平泉中学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副会长李含琦投资30万元,为新城镇南俭村修建文化广场等 。在2022年8月镇原县发生新冠疫情后,杨千荣先生及时向商会会员及爱心人士发出倡议书,商会成员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分别从各地向防疫一线捐赠财物17万多元。
乡贤反哺桑梓情
2025年8月19日,杨千荣先生携家人回到故乡镇原县新城镇耿沟村杨山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深情与牵挂。他特意准备了100幅由 “兰州好人” 书法家段孝贤创作的书法作品,赠予杨山社69户父老乡亲,让家家户户挂上了寓意美好的福字与书法作品,装点了家园,也让乡亲们在欣赏书法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此外,他还盛情邀请父老乡亲共品羊肉泡馍,并向镇原县文化艺术中心捐款一万元,大力宣介镇原文联、全民阅读镇原读书会、朗诵协会等,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
杨千荣先生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他曾陪同兰州大学校友书画协会成员到镇原县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介绍商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强调商会始终心系家乡发展,此次通过搭建校企地合作平台,既为镇原注入文化艺术活力,也为在外乡贤回报桑梓开辟新路径。此外,他还参与了兰州镇原商会与兰州大学校友书画协会携手开展的一系列涵盖文化、教育、书画、游学的活动,共同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传承与弘扬地方教育文化
杨千荣先生重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兰州镇原商会的推动下,成立了王符文化专委会,他出资印刷了300套《潜夫论》内部学习资料赠送给相关人士学习,并用钢笔抄写译文,与毛笔楷书抄写的《潜夫论》原文一起正式出版发行,还收集全国书画家书写王符名言名句300多幅,以多种方式传承王符文化,助力文化强县,发展镇原文化产业。
作者:虎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