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高校模范情侣翻车,26岁女孩妈妈怒了:我托举女儿上985,你们想让她当保姆?!

王芳的声音在电话里颤抖着,每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我辛辛苦苦把女儿送进985,你们竟然想让她当保姆?!”电话那头

王芳的声音在电话里颤抖着,每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我辛辛苦苦把女儿送进985,你们竟然想让她当保姆?!”

电话那头传来的不是解释,而是一副理直气壮的语气:“阿姨,小雪本来就该多干点家务,这不是女孩子应该做的吗?”

啪!

王芳气得直接挂了电话,手里的手机差点摔到地上。

她低头看着桌上女儿李雪晴的照片,那是去年学校“最佳情侣”评选时的合影,女儿穿着学士服,笑得明媚动人,身边的男友张远志看起来温文尔雅,像是天作之合。

可现在,这张照片在王芳眼里却像个巨大的讽刺。

27岁的女儿,北京顶尖985高校的研究生,从小到大都是别人眼里的标杆,成绩优异、前途光明,怎么就偏偏遇上了这么个男友和他的奇葩家庭?

王芳想起刚才电话里听到的那些话,心口像是被重锤砸中,痛得喘不过气。

她一手培养出来的宝贝女儿,竟然在那个家里被当成了免费的劳动力!

更让她愤怒的是,这一切居然披着“爱情”的外衣。

01

李雪晴从小就是那种让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小学时,她年年拿“三好学生”的奖状;初中时,轻松保送市里最好的高中;高考时,她以高分考进北京一所985高校的金融学专业。

如今27岁的她,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导师称她“思维敏锐,学术潜力巨大”。

用她母亲王芳的话来说:“我们家小雪从不让我操心,她一直是我和她爸的骄傲。”

王芳是某市一中的语文老师,丈夫李建华在当地一家国企做技术经理。

他们家不算大富大贵,但在小城市也算过得体面。

夫妻俩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女儿身上,给她报最好的辅导班,买最好的学习资料,只希望她能有更广阔的未来。

“小雪,爸妈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你出人头地,过上比我们更好的生活。”王芳经常这样对女儿说。

李雪晴也确实没让父母失望。

大学四年,她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拿过国家奖学金,发表过两篇学术论文,简历漂亮得让同龄人眼红。

她还在学生会担任过学术部副部长,组织过好几场校际学术论坛,结识了不少优秀学长学姐。

其中一位学姐,叫周婷婷,博士在读,事业心极强,经常鼓励李雪晴:“女孩子要有自己的目标,爱情重要,但不能成为你的全部。”

周婷婷还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因感情妥协错失出国机会的经历,告诫她要守住底线。

这话在李雪晴心里留下了痕迹,但她当时并未太在意,只觉得学姐有些过于严肃。

唯一让父母担心的,是李雪晴的感情生活一直空白。

“小雪,你也27了,有没有考虑找个对象啊?”王芳偶尔会试探着问。

“妈,我现在忙着学业,感情的事就先放放,顺其自然吧。”李雪晴总是笑笑,敷衍过去。

直到研究生二年级,她终于带回了一个男友——张远志。

张远志比她大两岁,同一所985高校,学的是人工智能专业。

第一次见面,他给王芳夫妇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身高一米八,长相清秀,谈吐得体,看起来是个稳重的年轻人。

“小雪眼光不错,这小伙子看着挺靠谱。”李建华私下对妻子说。

“是啊,两个都是名校学生,家境也差不多,挺般配的。”王芳也挺满意。

张远志的家庭比李雪晴家稍好一些,父亲张国强在省城经营一家小型科技公司,母亲赵美兰是全职主妇,家里还有个上高二的弟弟张浩宇。

“我们家远志从小就懂事,学习好,人品也好。”第一次两家见面时,赵美兰这样夸儿子,“小雪是个好女孩,他们在一起我们很放心。”

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一对天作之合的情侣:同校高材生,家庭条件相当,性格一个内向一个外向,互补得恰到好处。

李雪晴偏安静,喜欢钻研学术;张远志更外向,擅长社交,曾在学校组织过多次公益活动。

两人在一起时,张远志会照顾李雪晴的情绪,比如陪她去图书馆复习,而李雪晴则会在学术问题上给他建议,比如帮他修改论文摘要。

他们的恋情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去年还被学校评为“最佳情侣”。

颁奖时,主持人这样介绍:“李雪晴同学学术成绩突出,发表多篇论文;张远志同学社会活动经验丰富,多次获奖。他们恋爱两年来,互相支持,共同成长,是我们学校的模范情侣。”

台下掌声如雷,合影被挂在学校官网,标题是“学业与爱情双赢——记我校最佳情侣李雪晴、张远志”。

王芳把照片保存下来,逢人就夸:“我家小雪找了个好男友,两个人特别恩爱。”

那时的她,压根想不到,这段恋情会变成如今的模样。

02

李雪晴和张远志的相识,源于一次跨学院的学术论坛。

李雪晴作为金融学院代表发言,逻辑清晰、自信从容,张远志被她的风采吸引,主动找她讨论课题。

两人从学术聊到生活,渐渐熟络,三个月后正式确定关系。

张远志在恋爱初期很体贴,经常在李雪晴熬夜写论文时送来咖啡,还帮她修改过一份学术报告的代码,让她觉得被关心和支持。

但她的室友周晓雯曾私下提醒:“小雪,我看远志有时候说话有点大男子主义,比如他说过‘女孩子最终还是要顾家’,你得留个心眼。”

李雪晴当时沉浸在恋爱的甜蜜中,笑着说:“他就是随口说说,远志对我很好的。”

裂痕的苗头,从去年春节开始显现。

那年寒假,张远志第一次来李雪晴家过年。

王芳和李建华对这个准女婿很重视,提前准备了满桌年货,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

“远志,把这儿当自己家,别客气啊。”王芳热情地招呼。

张远志表现得不错,主动帮李建华修了家里的老电脑,还陪他下象棋,聊得投机。

几天相处下来,王芳夫妇对他的印象更好了:“这孩子有教养,还勤快,小雪有福了。”

但细心的王芳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比如,张远志虽然会帮忙干家务,但总是干一半就停下,剩下的活儿都推给李雪晴。

洗碗时,他洗完就走,擦干和收纳的活儿全留给李雪晴;拖地时,他拖几下就说累了,整理房间的任务也交给李雪晴。

更让王芳不舒服的是,张远志总是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吩咐李雪晴做事。

“小雪,帮我拿杯水。”

“小雪,我的充电线放哪儿了?”

“小雪,晚上吃什么?你去厨房看看有什么菜。”

这些都是小事,但张远志的语气就像在使唤下属,完全不像是对等的关系。

而李雪晴却总是笑盈盈地照做,还主动关心张远志的需要。

“远志,你渴了吧?我给你泡杯茶。”

“远志,外面冷,多穿件衣服。”

“远志,你昨晚熬夜了,中午多睡会儿。”

王芳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女儿对男友好是应该的,但这种“好”似乎过头了,更像是习惯性的伺候。

“小雪,你别老围着远志转。”有一天,王芳忍不住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得平等,不能总是一个人付出。”

“妈,这不是付出,是关心。”李雪晴笑着回答,“远志在学校也挺照顾我的。”

“他怎么照顾你了?”王芳好奇地问。

“比如……他会陪我去图书馆,陪我吃饭,我生病的时候他还帮我买药。”李雪晴想了想说。

王芳觉得这些例子听起来有点空洞,但看女儿一脸幸福,也就没再多说。

春节结束后,张远志要回自己家,临走前他对王芳说:“阿姨,谢谢您这几天的招待。小雪特别贤惠,我有这样的女朋友真的很幸福。”

“贤惠”这个词让王芳心里咯噔一下,但她还是客气地回应:“远志你也不错,你们要好好的。”

送走张远志后,李雪晴显得有些失落。

“妈,你觉得远志怎么样?”她问。

“挺好的孩子。”王芳实话实说,“不过,小雪,妈想问你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和他在一起,真的开心吗?”

这个问题让李雪晴愣了一下。“当然开心啊,妈,你干嘛这么问?”

“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你开心就好。”王芳没把心里的疑虑说出口。

但她的直觉告诉她,这段看似完美的恋情,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患。

03

真正的危机,从去年夏天开始浮出水面。

那段时间,李雪晴刚确定了研究生论文题目,学业压力陡增,需要花大量时间查资料、写框架。

但与此同时,她和张远志的感情似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妈,远志说我们该为未来做打算了。”李雪晴在电话里兴奋地说,“他已经在找工作了,说毕业后我们就可以考虑结婚。”

“这当然是好事。”王芳说,“但你的论文写得怎么样了?不能落下学业啊。”

“还在写,不过……有点忙。”李雪晴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忙什么?除了论文还有别的事吗?”王芳敏锐地察觉到不对。

“也没什么,就是帮远志整理点面试资料,还有他家有些事需要我搭把手。”李雪晴支支吾吾地说。

“什么家务事需要你去管?”王芳追问。

“就是一些小事,妈,你别担心,我能搞定的。”李雪晴匆匆挂了电话。

接下来的几个月,王芳发现女儿的电话越来越少,每次聊几句就说有事,匆匆挂断。

偶尔问起学业,她总是说“还行”,但具体进展却含糊其辞。

直到导师刘教授给王芳打来电话,她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王女士,我想和您聊聊小雪的情况。”刘教授语气严肃,“她最近状态很不好,论文进度严重落后,人也总是显得很累。”

王芳心头一紧:“她是不是身体出问题了?”

“身体倒没什么大毛病,但精神状态很差。”刘教授说,“我和她谈过几次,她说家里有事要处理,但具体是什么她不肯说。作为导师,我很担心她这样下去会影响毕业。”

挂断电话后,王芳立刻拨通了女儿的号码。

“小雪,你导师给我打电话了。”她开门见山,“你到底在忙什么?论文怎么落下了这么多?”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然后传来李雪晴哽咽的声音:“妈……我真的很累。”

“累什么?你告诉妈,到底怎么回事?”王芳急了。

“远志他……他家有点情况,需要我帮忙。”李雪晴终于吐露实情,“他妈妈身体不好,经常需要人照顾。远志忙着找工作,他弟弟还在上高中,家里很多事都落在我身上了。”

“什么?!”王芳简直不敢相信,“你还没结婚呢,凭什么让你去照顾他妈?”

“妈,不是照顾,就是偶尔帮帮忙,比如买菜、做饭什么的。”李雪晴解释,“远志说,既然我们准备结婚,我就得融入他们家,提前适应一下。”

“适应什么?”王芳的火气蹭地窜上来,“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读书!他家的事凭什么让你扛?”

“妈,你别激动。”李雪晴哭了,“远志说,真正爱一个人,就得爱他的家人,为他们付出。他说我这样做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胡扯!”王芳打断女儿,“小雪,你清醒点!你去读研的,不是去给他家当保姆的!”

但李雪晴似乎被洗脑了,她哭着为张远志辩护:“妈,你不了解情况,远志也很辛苦的。他要找工作,还要顾家,压力特别大。我帮点忙,是因为他信任我,把我当家人……”

“他把你当什么家人?”王芳气得声音发抖,“他把你当免费劳动力!”

这次通话以争吵结束。王芳坐在沙发上,久久无法平静。

她意识到,事情远比她想的要严重得多。

04

为了弄清真相,王芳决定去北京看女儿。她没提前通知,买了高铁票直奔学校。

到了北京,她先找到刘教授,了解李雪晴的具体情况。

“刘教授,我想知道小雪最近到底怎么了。”王芳开门见山。

刘教授叹了口气:“王女士,说实话,小雪是我带过最有潜力的学生之一,但这一年的变化让我很担心。”

“具体是什么变化?”

“首先是学业,她的论文进度严重滞后。”刘教授说,“按理说,她现在应该完成初稿了,但她连框架都没搭好。”

“还有呢?”王芳追问。

“她的精神状态也不好,经常上课迟到,注意力涣散,有时候明显没休息好。”刘教授继续说,“她还经常请假,理由都是‘家里有事’,但我知道你们家应该没这么多急事需要她处理。”

王芳心里有了底,但还是问:“您觉得问题出在哪儿?”

“坦白说,可能和她的恋情有关。”刘教授犹豫了一下,“我听其他学生说,她经常去男朋友家帮忙,有时候一去就是一整天。”

离开学校后,王芳直奔女儿的宿舍。

李雪晴看到母亲突然出现,吓了一跳:“妈,你怎么来了?也不说一声。”

“我想看看你过得怎么样。”王芳仔细打量女儿,发现她瘦了不少,脸色蜡黄,眼底还有黑眼圈。

“你最近是不是没好好吃饭?”王芳问。

“有吃啊,就是最近比较忙。”李雪晴避重就轻。

“忙什么?写论文吗?”王芳故意问。

李雪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变了。

“是远志打来的?”王芳问。

李雪晴点点头,接起电话:“喂,远志?……什么?又要去医院?……好,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她对母亲说:“妈,不好意思,我得出去一趟。远志他妈妈又不舒服了,需要去医院。”

“等等!”王芳一把拉住女儿,“她不舒服关你什么事?她儿子呢?她老公呢?”

“他爸在外地出差,远志在准备明天的面试,没空。”李雪晴解释,“而且我比较细心,阿姨习惯了我陪她去。”

“你们还没结婚呢!”王芳气得提高了声音,“凭什么让你承担这些?”

“妈,你别这样想。”李雪晴有些不耐烦,“我去帮忙是我愿意的,又没人逼我。”

“你愿意?”王芳气笑了,“你愿意荒废学业?愿意让导师对你失望?”

李雪晴被戳中痛处,眼泪一下子流下来。

“妈,你不明白……远志他很不容易,他家真的需要帮忙。如果我不帮,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她哭着说。

“这是他的家事!”王芳怒道,“你的首要任务是读书,不是给他家当保姆!”

这时,李雪晴的手机又响了,还是张远志打来的。

“怎么还没出门?妈在医院等着呢,你快点!”电话里传来张远志不耐烦的声音。

听到这语气,王芳的火气彻底爆发。她一把夺过手机,对着电话吼:“张远志,我是小雪的妈!你妈不舒服,你自己去照顾,凭什么让我女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