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钻石市场的价值回归:关税迷雾中的结构性牛市

当美国上诉法院宣布部分进口关税非法,全球钻石贸易的神经再次紧绷。在这场围绕50%关税的拉锯战中,钻石市场却上演着令人惊异

当美国上诉法院宣布部分进口关税非法,全球钻石贸易的神经再次紧绷。在这场围绕50%关税的拉锯战中,钻石市场却上演着令人惊异的剧情:天然钻石,特别是大颗粒与异型钻,正穿越关税的乌云,展现出耀眼的韧性。美国最大的珠宝零售商Signet第二财季销售额逆势增长3%,亏损收窄91%,而3克拉以上天然钻石价格甚至逆势上扬。这并非偶然,而是价值认知在压力下的强势回归。

一、 市场分化:小克拉承压与大颗粒闪耀的结构性机遇

当前钻石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这深刻反映了消费趋势的本质变化:

•小颗粒钻石的库存困境:RAPI指数清晰揭示了压力——0.30克拉(-3.8%)、0.50克拉(-3.9%)和1克拉(-1.1%)价格在8月显著下滑。这源于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对入门级市场造成的直接冲击。

•大颗粒与异型钻的强劲需求:3.00克拉板块的价格上涨是市场发出的最明确信号。高端消费者正用行动投票,追求稀缺性、独特性与收藏价值。异型钻(如祖母绿形、梨形、枕形)因其独特魅力与较低的同质化竞争,同步受益于此趋势。Signet高达15亿美元的季度销售额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高端细分市场的稳健表现。

▲图源rapaport

表:2025年8月RAPI指数关键变化

二、 关税悖论:强制分离下的价值再发现

祸兮福之所倚,美国对印度钻石征收的关税,竟意外成为天然钻石稀缺价值的“压力测试仪”:

•价格分化的催化剂:关税作用于高昂的天然钻批发价,导致其零售价格已应声上涨8%-10%。与此同时,人造钻石因极低的批发价和持续下降的生产成本,关税影响几可忽略,价格下行通道依然畅通。这种强制性的价格分离撕碎了市场曾经的模糊定位。

•稀缺性认知的强势回归:零售商无法再通过模糊营销混淆二者本质。市场被迫重新审视——天然钻石是历经亿万年地质奇迹的不可再生稀缺资源,其价值根基在于无可替代的天然属性与深厚情感象征;而人造钻石则彻底回归其可无限量产的工业品本质,遵循成本递减规律。华尔街日报的洞察直指核心:关税正在重塑消费者心智,巩固天然钻石的“真奢侈品”地位。

•战略囤货预示信心:主要经销商积极建立“大量、集中、低关税库存”,安特卫普原石招标的高参与度,无不表明行业内部对优质天然钻石中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和对未来供应可能紧张的预判。

▲图源华尔街日报

三、 曙光初现:政策转向与产业链重构的利好共振

当前市场的积极信号,正与潜在的利好政策及产业调整形成共振:

•Signet的产业链本土化战略:其考虑在美国本土建立珠宝生产基地的动向极具风向标意义。这不仅是为了规避关税风险,更深层次反映了对北美市场天然钻石珠宝消费持续增长的坚定信心。将高价值制造环节靠近核心消费市场,是巨头对需求韧性的最佳背书。

•白宫关税豁免的潜在利好:白宫释放出对“国内制造不足以满足需求的产品”提供0%互惠关税的信号,为天然钻石关税困局带来重大转机。若高价值天然钻石(尤其是美国本土无法规模化切割加工的大颗粒及异型钻)被纳入豁免清单,将极大缓解成本压力,释放被压抑的需求,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推动价格回升。

•市场格局的深度优化:关税风暴与消费者认知的重塑,正在加速淘汰抗风险能力弱、依赖同质化低价产品的竞争者。拥有优质库存、强大资金实力和独特产品线(如大颗粒、稀有彩钻、高端定制)的头部经销商与零售商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提升,整体健康度有望改善。

▲图源rapaport

钻石的价值从不因市场一时的波动而黯淡。在关税的淬炼下,天然钻石的稀缺本质反而更加璀璨夺目。3克拉钻石的价格上扬与异型钻的持续走强,是高端消费市场用真金白银书写的信任票;Signet的本土化战略,更是产业巨头对天然钻石长期价值的战略押注。

随着白宫关税豁免的曙光初现,一场蓄势已久的价值回归正悄然酝酿。当政策藩篱拆除,被压抑的高端需求将如解冻的江河般奔涌——天然钻石市场正站在结构性牛市的门槛上,等待迎接属于真正稀缺之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