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巨星李连杰虽然息影多年,但凭借那些经典的功夫电影,仍然在影坛拥有极高的江湖地位。事实上,未来人们在回顾华语电影历史的时候,李连杰也必定是一个名垂影史的名字。
相比已经走进历史的功夫巨星李小龙,和另一位即将成为历史的功夫巨星成龙,李连杰有何过人之处呢?
李小龙是功夫电影的开创者,更直接定义了功夫一词,他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的。成龙招牌的功夫喜剧和永远挑战极限的惊险镜头,收获了全世界范围内最多的影迷,他的历史地位同样稳固。
那么李连杰呢?
开创的事李小龙做作了,轮不到李连杰,成龙的玩命镜头李连杰也复制不了,唯有在前辈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李连杰的作品,虽然也有很多原创,但大部分题材都是前人拍过的,比如最著名的《黄飞鸿》系列,《精武英雄》就是翻拍了李小龙的《精武门》。
可是尽管不是纯原创,但所有的重拍题材李连杰都能在原作基础上实现突破,拍得比别人好,让它成为自己的代表作。
这才是李连杰最可贵之处!
李连杰把《黄飞鸿》这个题材重新带火了,后来,很多人也跑来演黄飞鸿,包括赵文卓、谭咏麟、王群、钱嘉乐,等等。可是,在观众心目中,最好的银幕黄飞鸿就是李连杰。当年第一部《黄飞鸿》香港上映之后,香港人看到李连杰都是称他为黄师傅的。
作为连续多年的全国武术冠军,李连杰的武术天赋极高;也许很多人质疑他的实战能力,但他身体展现的那种独特的武术美感却无人可以否认。
1993年接替李连杰出演嘉禾的《黄飞鸿之王者之风》的赵文卓,出身武术世家,也拿过全国武术冠军,还是北京体育大学的高材生,能熟练运用三百多套不同派别的拳法。再加上他比李连杰身材更高大,浓眉大眼。可是他演的黄飞鸿仍然无法超越李连杰,恐怕差的就是那点无法复制的天赋。
最初的《少林寺》三部曲,和翻红的《黄飞鸿》系列,李连杰都是作为演员参与的,后来李连杰当上电影公司老板之后呢?
1993年的《方世玉》,李连杰做老板的创业作品同样大获成功,还让与他合作的导演元奎第一次获得了金马奖和金像奖的最佳动作指导奖。
同样,《方世玉》这个题材也是前人拍过的,最早在1972年就有一部台湾省电影,1974年和1984年香港动作明星傅声和内地动作演员寻峰(全国武术剑术冠军)也各演过一版。
同年,李连杰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的《太极张三丰》,依然是老旧题材翻拍创造的经典,并且成为了这个题材的天花板。据说当时在创作前期,李连杰看到何家劲主演的武侠剧《少年张三丰》正在热播,受到启发,当即就决定拍《太极张三丰》。
1993年,李连杰非常忙,除了自己公司的2部《方世玉》和《太极张三丰》,还有永盛(向华强)的《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和《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可以说是从年头打到年尾。
可是,为了拍《太极张三丰》,李连杰不仅要协调好各方关系,比如为了最后决战的大场面镜头,邀请到了当地2000多解放军战士参与拍摄;他本人更要为了张三丰这个角色,练好自己此前并不擅长的太极拳。
最终我们看到了电影中,李连杰打出了比专业太极拳宗师更好看的太极拳。后来,《太极张三丰》的主题曲《随缘》成为无数太极拳练习者练功的首选曲目。
1994年,李连杰头发长出来了,开始转型拍时装动作片,于是有了《精武英雄》和《中南海保镖》。
绝对原创的《中南海保镖》不用说了,早已是保镖题材动作片的标杆,李连杰无论是电影中的造型,还是开枪的动作,都帅出了新高度。
当年,《精武英雄》的票房成绩一般,导演陈嘉上也觉得有点对不起老板李连杰,但李连杰却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作品。《精武英雄》在豆瓣上高达8.7分,是李连杰评分最高的电影,高过李小龙8.5分的《精武门》。
相比之前的《黄飞鸿》、《方世玉》和《张三丰》,李连杰只是在题材上重复,剧情和人物设计都是全新的,可是《精武英雄》对《精武门》就是完完全全的翻拍。然而李连杰的这次翻拍,完成了对李小龙真正意义的致敬:尊重前作,超越经典。
比如陈真挑战虹口道场为师父报仇的桥段,《精武英雄》几乎是照抄《精武门》的,但武打效果和观赏性进步了很多。
《精武英雄》最精彩的亮点是对陈真这个人物刻画得更丰满,更具家国情怀,格局更大。电影中加入了光子这个角色,深爱陈真,但最后又因为日本人的身份黯然离开,成就一个更纯粹的精武英雄陈真。
从电影工业的角度,《精武英雄》也比《精武门》进步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