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美国空军近日进行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测试行动:F-22战斗机在空中全程接管并指控了一架MQ-20型无人机。
在这一测试中,一架F-22战斗机在空中成功接管了MQ-20无人机的全部控制权,并在其实时指挥下,圆满完成了一次模拟作战任务。
这次演示行动并非美国空军自发组织,而是由通用动力原子能公司出资赞助的。通用动力原子能公司作为美国CCA项目的重要生产商之一,此前刚刚试飞了自家的YFQ42A无人机,意图竞争美军所谓的“忠诚僚机”项目。
此次测试,无疑是想向美国空军展示其技术实力,证明有人机机队能够操纵未来无人机的能力。
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这篇被美军吹嘘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传文章时,却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细节。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F-22战斗机控制MQ-20无人机时所使用的设备,一台军用平板电脑。
这台平板电脑被固定在飞行员的腿上,想象一下那个画面:F-22作为一架单座战斗机,飞行员在驾驶过程中,还需要腾出至少一只手来操作平板电脑,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
这样的操作方式,无疑限制了F-22和无人机的机动性,两者恐怕都只能保持平飞状态,无法做出过于激烈的机动动作。
此外,在这样简陋的测试条件下,F-22战斗机恐怕也无法通过高速数据链等现代化联合作战手段,向MQ-20无人机传递目标信息。
因此,从这篇让美国人倍感骄傲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目前在五代机与无人机,或者说下一代六代机与无人机之间的协同作战研究方面,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
实际上,无人制空作战无疑是未来,特别是第六代战斗机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作战手段。在世界各国已经宣布的第六代战斗机方案中,无一例外地将有人机与无人机共同列为第六代战斗机的战机簇方案。
在这样的作战体系中,有人机与无人机将共同协同作战,承担发现目标、进行态势评估并最终实现杀伤的OODA循环任务。这就要求有人机与无人机之间既要有高速的数据联通,又要能够与后方整个作战体系进行无缝衔接。
然而,从美军F-22与MQ-20的这次演示性实验来看,显然还无法达到这一要求。那么,目前世界上哪支空军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很有可能就是中国空军。在九三阅兵中,中国亮相了两款无人制空战机,这两款战机不仅涂刷了战术编号,而且实际上已经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开始探索相关的作战方法。
根据公开报道,包括歼-20双座型和歼-16双座型在内的多款战机,都可以轻易地控制这些无人空战战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双座型战机的优势,发挥无人机的集群作战能力,使无人机成为作战的倍增器;而且,我们的无人机也能更好地融入到现有的作战体系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中国空军目前所有的无人制空作战飞机,就会发现这两款无人制空作战飞机都采用了大推力发动机,并配备了可以安装大尺寸雷达的机头和腹部弹仓。
在去除掉人类飞行员这一相对脆弱的环节后,无人制空战机可以在空战中发挥出令人惊艳的强悍作战效能。这正是中国空军在探索中引领世界的部分。
从一个简单的平板电脑,我们就能看出美国在下一代空军主战装备研发思路设计上的不足。在这一点上,美国空军恐怕要吞下落后的苦果了。而中国空军,则正以稳健的步伐,向着未来无人制空作战的巅峰迈进。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