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打到第四节还剩三分钟,丰田中心的空气都快凝固了。上半场领先22分的好局,愣是被骑士队在第三节打出30比17的狂潮一点点啃回来,分差只剩两分。米切尔眼神一亮,攻势一波接一波,眼看就要翻盘。就在这时候,教练把霍勒迪从替补席喊了起来。谁也没想到,这家伙一上来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三分线外手起刀落,接着又是两次快攻上篮,短短几分钟拿了14分,硬生生把对手的反扑火焰掐灭了。全场18分,7投5中,三分5中3,效率高得离谱,关键是那股子狠劲儿,真不像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角色球员。

其实这场球一开始,根本没人觉得会这么惊险。火箭上半场压着打,节奏掌控得挺好,尤其是申京,在内线翻江倒海。面对莫布里的防守,他不但没怵,反倒打得更有耐心了。背身单打、小勾手、翻身跳投,手法细腻得很,17次出手命中10球,28分11篮板7助攻,差点三双。你别说,现在的申京真不一样了,以前大家笑他是“站桩中锋”,可这赛季三分命中率居然飙到了44.7%,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虽然这场没投三分,但对手不敢放他一步,这本身就是威胁。

更让人意外的是杜兰特的表现。整场18投6中,三分6中1,只拿20分,末节几乎隐身。可奇怪的是,球队没崩。这说明啥?说明现在火箭不用他每晚砍三十分也能赢球了。第三节骑士反扑最猛的时候,他用几个稳稳的中投止血,但大部分时间,他就在旁边看着。看着申京打内线,看着霍勒迪在第四节发威,这种“躺赢”的感觉,估计连他自己都好久没体会过了。

讲真,这赛季他的数据下滑挺明显,场均25.9分,比快船时期少了差不多5分,篮板和助攻也不突出。但这不是状态下滑,而是角色变了。以前是扛着球队走,现在是牵制防守、关键时刻点火。团队有人能站出来,他自然就能收着打。以前总说火箭靠巨星,现在倒好,星光不那么刺眼了,赢球反而更稳了。

你知道最舒服的是哪种赢球吗?不是靠一个人砍下40分,而是当你觉得要糟了的时候,突然有个平时不起眼的人跳出来,一记三分,两记突破,把气氛重新点燃。霍勒迪今晚就是这么干的。他不是核心,也不是明星,但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力,怎么发力。这种球风,朴实但致命。

球迷喊得声嘶力竭,大屏幕上的比分不断跳动,最后定格在火箭险胜。赢了,而且赢得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