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对今年上半年的京东和达达喜结连理的新闻有印象吗?过去了10个月了,达达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还是难以融入新环境?两家公司完成并购以后,后续的规划和人员分配上究竟有什么说法?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的捋一捋如今的京东和达达之间的爱恨情仇。达达创始人离开近日,达达的核心关联公司上海趣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创始人蒯佳祺退出股东名单,此前持股87.3%。同时,由何辉剑担任法定代表人。其中,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比例从10%变更为47.3%,新增股东达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0%。

自此,达达集团被彻底并入了京东体系。
虽然达达集团仍为独立上市企业,但俨然京东系“上位”,创始人离去。也说明了达达集团将更加紧抱京东,对京东的流量及业务依赖度比例将更高。为何抱团取暖?其实,在京东系领导正式入驻达达之前,达达的表现算不上很亮眼。财报显示,2022年二季度,达达集团营收同比增长55%至22.81亿元,却仍有5.79亿元的净亏损。这已经是其自2017年以来连续亏损的第六年。
在此之前2017年-2019年间,京东带来的收入占达达集团总收入的占比在50%左右浮动。达达成功上市后,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攀升。
于此同时的京东也正面临着美团等即时配送的对手所带来的冲击,京东缺少能够深入城市大街小巷的基础物流配送能力。同城零售中的末端配送,依然是京东的短板。

合作带来的改观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年三季度,达达集团总营收23.8亿元,同比增长41.1%。其中,达达快送平台营收8.4亿,同比增长36%;京东到家营收15.4%,同比增长44%。
即时物流成为未来的主战场
公司之间的并购,除开做大做强的考量往往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快速抢占市场。对于京东和达达来讲,他们眼中的主要市场就是——即时物流了。
《2021-2022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即时物流行业订单量为294亿单。这个单量已经接近整个快递市场的四分之一。

同时,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年复合增速将保持在50%以上。
京东有了达达的加持,更有实力与美团、顺丰等一众对手比拼,现在的即时物流领域尚未形成真正规模的竞争态势,谁能最终夺下第一名并不好说,又或者说谁能提供保质保量的服务和超乎常人的配送效率,谁就在这场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那么这个先机究竟会落入谁的手中呢?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