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几位都督之中,大概属鲁肃最“窝囊”。
赤壁大战,周瑜一把火烧毁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希望,一战奠定了东吴三分天下的基础;
白衣渡江,吕蒙夺取了孙权心心念念的荆州,扩大了江东的地盘;
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挽狂澜于既倒,让西蜀元气大伤;
就连徐盛、丁奉之流,都有过大败曹兵的事迹。
而鲁肃作为孙权最喜欢的谋士,周瑜亲自推荐的东吴第二任都督,他既没有为东吴扩大一寸疆土,也没有在危急时刻,为东吴击退过强敌。

反倒是由他做保,把荆州借给了刘备,让孙权好憋屈。
关键是刘备,说好的暂借荆州,就是赖着不还,实实坑了鲁肃一把。
孙权逼着鲁肃上门讨要,刘备、诸葛亮跟鲁肃演戏,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闹得鲁肃到不好意思了,好像上门讨债还有错似的,你说窝囊不窝囊。
鲁肃理解了刘备的苦楚,自己却没法向孙权交代,幸亏周瑜够意思,答应帮他想办法。
为了帮鲁肃要回荆州,周瑜憋出一条美人计,用郡主孙尚香做饵,钓刘备上钩,而且差一点就成功了。
没想到诸葛亮用了一个小小的锦囊,就让周瑜功败垂成,偷鸡不成蚀把米,弄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气了个半死。
可以说周瑜受的窝囊气,也是因为鲁肃的窝囊连累了兄弟。

周瑜死后,鲁肃接任大都督,讨要荆州的事情责无旁贷,可当时债务人刘备已经入蜀逍遥去了,坐镇荆州的人换成了更难说话的关二爷。
强取肯定是行不通,于是鲁肃摆下鸿门宴,准备擒住关羽,置换荆州。没想到关二爷艺高人胆大,单刀赴会,反而拿鲁肃做了撤退时的人质。
小说写到: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战战兢兢,哆哆嗦嗦,鲁肃哪还有一点三军统帅的气势?

看起来,东吴的几任都督之中,似乎只有鲁肃是个一事无成,毫无建树的老实人。
实际上,鲁肃很有远见,而且他的观点很犀利,当初周瑜把他引荐给孙权时,他与孙权曾有过一次深谈,他说的两句话在当时来看简直是惊世骇俗,除了他无人敢说。
他说: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而且他给孙权定的目标是: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虽然当时朝纲不振,皇权衰微,汉献帝明摆着就是个傀儡,但谁都不敢明目张胆的说,“汉朝完了!”、“皇帝轮流做,明年该我了!”
即便是曹操,也得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一辈子都是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在做事。
遍观三国,只有鲁肃,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实话。这样的人,你会觉得他是真的窝囊吗?
(参考三国演义,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