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面试官:你可以接受前1年3000元工资吗?00后霸气回复,太解气了

00后小黎,计算机视觉硕士,毕业两年,在头部外企做过算法落地,月到手过万。这次因为想回老家发展,选择裸辞回城。她给自己的

00后小黎,计算机视觉硕士,毕业两年,在头部外企做过算法落地,月到手过万。这次因为想回老家发展,选择裸辞回城。她给自己的要求很清晰:离家通勤30分钟内、岗位对口、底薪稳定,期望税前15K,项目提成另算。

投了几家,最终锁定一家“产业互联网独角兽”,流程整整三轮。技术面问得很专业,从模型优化到推理加速,她都答得漂亮;业务面也对上胃口,落地场景和她过往经验高度匹配。HR告知进入终面,谈薪确定入职时间。

终面一坐下,HR总监没寒暄,直接丢出一句:“你可以接受前1年3000元的固定工资吗?”小黎愣了几秒,确认自己没听错:“一年?3000?”HR补充:“别急,这是基本薪资,另外有绩效、项目奖金、年终包,综合不低。”

小黎稳了稳情绪:“我在JD与沟通表里明确期望15K,你们前两轮也确认‘待遇匹配’,为什么现在才说3000?而且岗位是算法工程师,不是销售地推,薪酬构成以变动为主,会极大放大不确定性。”话音不高,却句句在理。

HR总监搬出了“公司机制论”:新人要走‘价值验证期’,1年后转正回归市场薪资;平时项目有点数,每个点数1000-2000不等,多劳多得,上不封顶。小黎追问:“点数由谁评?标准公开吗?是否存在主观打分和延迟结算?”

对方含糊其辞:“大方向由部门定,别担心,我们很人性化。”小黎笑了笑:“人性化不是口头承诺,而是写进合同。请把点数定义、结算周期、最低收入保障条款写明。否则这不是‘验证期’,是‘不对称风险转嫁’。”

HR感觉场面要失控,换了个温和口径:“我们很看重你,可以向上申请,把固定工资提高到5000,项目点数也倾斜给你。”小黎摆摆手:“抱歉,我不接受‘先画饼、后签字’。同样的话,为什么不在一面就讲清楚?”

她继续补刀:“我拒绝的不是低薪,而是不透明和拖到终面的信息差。你们把谈薪放最后,等候选人拒掉其他offer、投入大量时间,再用‘实习生工资+不明奖金’博概率,这不叫机制,叫博弈。”会议室一时安静。

HR还想挽回:“你再考虑下,回去给我答复。”小黎站起身:“今天就给答复——不考虑。也请你们把‘一年3000’标注进JD,减少彼此浪费。我尊重你们的用工策略,也请你们尊重候选人的时间成本。”说完礼貌告辞。

走出大楼,她在求职群简单分享了经历:不怕低开,怕套路;不怕考核,怕黑箱;不怕谈判,怕信息不对称。评论区炸了,大家直呼“太解气”。有HR同行也出来认同:薪酬结构必须前置透明,否则就是透支雇主品牌。

写在最后:面试是双向选择。企业可以有试用期与验证机制,但请把底线写进合同,把风险按比例分担,把关键变量透明化。候选人也要学会问清楚:固定/浮动比例、奖金评估口径、结算周期、最低保底。彼此体面,胜过一切花活。

评论列表

女屌丝爱上寂寞
女屌丝爱上寂寞 5
2025-10-02 14:58
扫地环卫工人一年都不止3000,简直厚颜无耻
用户17xxx08
用户17xxx08 4
2025-09-28 11:24
一年三千元,怎么有脸说出口。
用户10xxx89
用户10xxx89 2
2025-10-08 17:21
语文咋学的,第一年每月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