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岁自闭症男童的生命,定格在苍山的雨雾中,也揭开了自闭症干预乱象的冰山一角。

"90天开口说话"、"中重度孩子正常上学"、"自然疗法治愈自闭症"——这些诱人的宣传语,让无数自闭症患儿家庭不惜花费重金,踏上一条没有保障的康复之路。
2025年8月,8岁的自闭症男孩一凯在云南大理参加"明日之光"训练营时,于爬苍山过程中走失,五天后被发现已不幸遇难。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暴露了自闭症干预领域的混乱现状。
01 乱象丛生:自闭症干预的"野路子"就在一凯不幸离世后不久,记者调查发现,大理的自闭症"自然疗愈"并未停止。
9月初,仍有机构带领自闭症孩子爬野山,负责人甚至多次不确定前进方向。在看似无人走过的丛林里,道路崎岖且湿滑,安全难以保障。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的所谓"治疗"方式竟包括用戒尺打孩子屁股,声称"疼痛感可以消减自闭症的核心障碍",并称"这是治病不是惩罚"。
这些组织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自称其为"野路子",甚至声称"不需要资质"。
02 骗局揭秘:这些"疗法"毫无科学依据在自闭症治疗领域,各种打着"科学"旗号的骗局层出不穷。
虚假宣传的物理疗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期曝光的违法广告案例中,北京爱氧森林科技有限公司在明知产品为民用氧舱(普通产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的情况下,宣传其可"改善自闭症"。
类似的还有宣称"戴智能眼镜5天就能明显提升视力"的虚假广告。
没有证据的生物医学疗法据自闭症专业网站盘点,多种生物医学疗法缺乏科学证据:
"无麸质-无酪蛋白"饮食疗法的推广者声称,这种饮食可以减少自闭症症状,但研究人员发现,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孩子相比,血液中没有更多的类阿片。
漂白剂疗法更加骇人听闻——不法分子蛊惑家长把漂白剂、松节油等化学制剂当成"药品"给自闭症儿童服用,声称可以清除"导致孤独症的寄生虫"。
夸大效果的康复机构不少民营机构擅长拿捏家长焦虑情绪,宣传话术包括"中重度孩子可以正常上小学"、"90天发生语言奇迹"等。
这些机构收费高昂,但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干预效果有限。
03 科学曙光:肠菌移植——有科学依据的新干预方向在众多不靠谱的疗法中,基于"肠脑轴"理论的肠菌移植研究为自闭症干预提供了新的科学思路。
肠脑轴的科学基础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双向交流。肠道微生物可以产生神经活性物质,影响神经发育和行为表现。
多项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且肠道症状严重程度与核心症状呈正相关。
临床研究进展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发现,肠菌移植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胃肠道症状和行为症状,且效果在治疗结束后两年内仍能维持。
国内临床试验也显示,经过肠菌移植后,部分自闭症患儿的社交互动、语言沟通等方面获得改善,同时伴随肠道菌群组成的正常化趋势。
严格规范的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肠菌移植必须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内进行,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和知情同意后才能开展。
任何宣称肠菌移植能够"治愈"自闭症的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家长在选择时务必认准正规医疗机构。
04 悲剧背后:家长为何频频中招?
面对明显不科学的治疗方法,为何仍有众多家长愿意尝试?
抓住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家长被"突破孤独"、"自然疗愈"等话术所打动,却忘了查一纸资质。
正规干预费用高昂。公立医院和社会机构的干预课程单节价格一般在100至300元之间,但每月花费大多在1万元以上。
不少家长逐渐接受"不能困在闭圈"的说法。面对高额的费用和有限的效果,一些家长不得不"为了孩子赌一把"。
05 科学解读:什么是真正的自闭症干预自闭症的全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起源于儿童早期,以社会交往困难、重复行为、兴趣狭窄为主要特征。
目前我国有1300万孤独症患儿,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远高于0-14岁儿童患者数量。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心理中心病区主任杜娜明确表示:"自闭症是神经系统发育性障碍,不是心理疾病。"
"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自然环境可以显著改善其社交缺陷。真正的干预需要结构化的训练和专业的引导。"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部副主任林燕介绍,目前国内特教领域主流干预手段包括应用行为分析(ABA)、社交技能训练、情感技能训练等,其中ABA被国际公认为循证有效的干预方法。
06 避坑指南:如何选择正规干预方式面对众多的干预方法,家长应如何辨别真伪?
查看机构资质。正规的干预机构需要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民政或残联认定的定点康复机构资质等。从业人员应具有相关证照。
警惕夸大宣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贾美香提醒,目前尚无针对自闭症核心症状的有效药物。任何声称能"治愈"自闭症的机构都不可信。
重视结构化训练。杜娜主任指出,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问题是社交技能与语言系统的障碍,需要结构化的训练和专业的引导。
新兴疗法需谨慎。对于肠菌移植等新兴疗法,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远离那些夸大宣传的商业机构。
家庭参与至关重要。专家强调,自闭症的治疗离不开父母家人的教育,康复要以家庭训练为主,机构为辅。
一位家长无奈地说:"免费的不敢去,贵的未必好。"这道出了许多自闭症家庭面临的困境。
科学干预的目标不应是'治愈'自闭症,而是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各种看似诱人的"奇迹疗法",家长必须擦亮眼睛,警惕那些违背科学的声音。
从传统的ABA行为干预到新兴的肠菌移植研究,科学的道路从不会承诺奇迹,但却能提供真实可靠的进步。
毕竟,如一位专家所言,一凯的悲剧若无系统规划求变,很可能在未来重现。
想了解更多的肠道菌群健康知识,请关注公众号“君享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