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公元前148年,郦寄奏请汉景帝:我想娶你的岳母为夫人;汉景帝大怒:下狱削爵!

“公元前148年,此时大汉王朝在位的皇帝已经是汉景帝刘启。两年前,刘启已经将十分宠爱的王夫人立为了皇后,而这位王皇后便是

“公元前148年,此时大汉王朝在位的皇帝已经是汉景帝刘启。两年前,刘启已经将十分宠爱的王夫人立为了皇后,而这位王皇后便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孝景皇后王娡。

王娡的生母,也就是汉景帝的岳母尚且在世,而且已经失去了夫君。王娡生母是否还想要再嫁,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汉景帝的岳母,却成了朝中很多王侯将相想要娶的人。

而曲周侯郦寄,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郦寄不仅没有如愿娶到汉景帝的岳母,反而惹怒汉景帝,被下狱削爵”

即便是汉景帝不情愿这门婚事,直接拒绝便是;汉景帝为何要如此生气,直接将郦寄下狱削爵呢?

这其实跟郦寄曾经的过往有关:

汉景帝的父亲汉文帝,能够成为大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其实也“多亏了”郦寄,郦寄“功不可没”;若无郦寄,便没有汉文帝;若是汉文帝,又怎么会有汉景帝呢?

但既然如此,汉景帝为何“如此忘恩负义”呢?

01郦况卖交

郦寄何许人也?

郦寄的伯父郦食其,是汉高祖刘邦身边的第一说客、谋臣;

郦寄的父亲郦商,在高祖皇帝率兵攻打到陈留的时候,率兵四千归顺了高祖。后跟随刘邦一起建功立业,在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的时候,郦商被赐信成军爵位;刘邦称帝后,郦商不仅跟随高祖皇帝一起平定了燕王臧荼之乱,而且被拜为右丞相,封为侯爵。

郦家向来与吕家交好,作为右丞相之子的郦寄,同高后吕雉的侄儿吕禄关系十分要好。

所以即便是后来高祖皇帝病逝,吕太后临朝称制,郦家照样安然无恙。

只是郦寄的父亲郦商已经年迈体弱,不能再继续在朝为官、料理朝政事务

公元前180年,吕太后病逝了。

吕太后去世时,大汉王朝在位的皇帝是汉后少帝刘弘,刘弘也已经娶了吕家女,也就是郦寄的好友、赵王吕禄的女儿为后。

也就是说,吕太后虽然去世,但是皇后仍旧是吕氏。

若是汉后少帝能够安稳长大成人,并且亲政的话,吕禄的女儿自然便是名副其实的皇后,而吕禄也可以凭着皇帝岳父的身份,安享荣华富贵。

更何况,赵王吕禄驻守北军;而吕太后的另一个侄儿梁王吕产驻守南军。

此时的大汉王朝,仍旧还是吕家在掌握兵权,甚至在吕太后去世后,诸吕意图谋反。

与此同时,刘姓诸位藩王想要起兵诛杀吕家人。

而率先起兵的,便是高祖皇帝庶长子刘肥的儿子、大汉王朝的第二位齐王刘襄。吕产派了大将灌婴前去平定叛乱,然而灌婴不仅没有平定叛乱,反而打算同齐王刘襄等人一起诛吕。

吕产得知消息后,便赶紧入宫。

与此同时,平阳侯曹窋也得知了此事,便将此事告知了丞相陈平等人。

陈平等人在吕太后去世后,也想要诛吕,奈何陈平没办法掌握兵权。随即陈平便想了一个好办法:将正在养病的曲周侯郦商给藏了起来,以郦商的性命相要挟,让郦寄前去诱骗赵王吕禄交出北军的兵权。

为了父亲,郦寄不得不照着陈平的话去做。

郦寄劝说好友吕禄主动交出兵权:

高皇帝与吕后一起平定了天下,刘氏封王的有9人,吕氏封王的有3人,这些都是诸臣都商量后确定的,诸侯也都认为这样合适。而如今太后已经去世,皇帝仍旧年轻,你却佩戴着赵王的印,没有前往赵国;还担任上将军,驻守北军,这会让诸侯怀疑:你为何不将兵权交给太尉呢?除此之外,也请你劝说梁王(吕产)交出国相印,同大臣们一起定下盟约,你们二人都前往自己的封地,如此齐国必然会罢兵,大臣们不久可以心里踏实了吗?你可以在封地安心做一位富贵王爷,这可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好事

吕禄向来信任郦寄,觉得郦寄的话也有道理,所以便打算交出兵权给太尉周勃;只是吕禄需要将此事,告知一下吕家诸位老人们。在此期间,郦寄与吕禄二人还在一起游玩打猎。

周勃担心夜长梦多,便催促郦寄劝说吕禄赶紧交出兵权。

郦寄再次劝说吕禄:皇上派了太尉去驻守北军,皇上此举不就是想让赵王你前去就藩吗,你还是赶紧交出将军印赶紧离开吧,时间久了,恐怕会引起祸端啊!

吕禄对郦寄的话深信不疑,随即便将北军交给了周勃。

统领北军的周勃,终于得以顺利诛杀诸吕。

自然吕禄也没有善终,吕禄的女儿、汉后少帝的皇后也没有善终。

陈平、周勃、齐王刘襄等人能够顺利诛吕,未出一兵一卒的郦寄其实是“最大的功臣”;他利用吕禄对自己的信任,成功帮助刘汉王朝巩固了皇权。

然而“立下大功”的郦寄,为此也落得一个出卖朋友的骂名,被天下人称之为“郦况卖交”。

虽然郦寄落得骂名,但他毕竟是汉文帝继位的功臣。

汉文帝继位后,便让郦寄承袭了曲周侯的爵位。

虽然郦寄为了父亲的身家性命而不得不出卖朋友,但他的父亲其实没多久也去世了。

02平赵立功

汉文帝继位后,诸侯国的经济实力大增,这为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逝,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

汉景帝继位三年后,吴王、楚王、赵王等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为平定叛乱,汉景帝令:

窦婴为大将军,重新启用昔日的一些贤臣良将,以及太尉周亚夫,率兵攻打吴国与楚国。

大将栾布攻打齐国

吴国、楚国、齐国叛乱后,赵国也紧随其后反叛。

汉景帝明郦寄率兵前去攻打赵国,郦寄与赵王刘遂旗鼓相当,对峙了长达七个月的时间,仍旧未攻克赵国。

与此同时,吴国与楚国已经被窦婴等人大败,无暇估计赵国。

大将栾布在攻克齐国后,率兵同郦寄一起围困赵国,在引水灌城后,赵国刘遂自尽而死,邯郸城攻克。

作为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郦寄在朝中的地位自然大增。

03得罪景帝

公元前148年,王皇后母亲臧儿的第二任夫君已经病逝,臧儿再次开始守寡。这让郦寄看到了让自己以及子孙后代少奋斗20年的机会,那便是娶了已经守寡的汉景帝岳母。

如此便有了开头的一幕,然而汉景帝不仅没有同意,反而盛怒之下将郦寄下狱削爵。汉景帝为何如此生气呢?

这还要从汉景帝岳母的出身开始说起:

臧儿其实原本出身富贵人家,祖父是西汉初年的燕王臧荼。只是臧荼后来起兵反叛,高祖皇帝亲自率兵平定了叛乱。而与高祖皇帝一起平定叛乱的,便是郦寄的父亲郦商。

虽然郦商是奉命平定叛乱,但毕竟郦商是臧儿的“仇敌”,臧儿又怎么会嫁给仇敌的儿子郦寄呢?

在这场叛乱中,臧儿虽然得以保全性命,但自此沦为了平民。

所以臧儿在长大成人后,也嫁给了平民出身的王仲。

臧儿为王仲生下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而则两个女儿中的长女便是王皇后王娡。

王娡在长达成人后,嫁给了同样平民出生的金王孙,而且还未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

但是不认命的臧儿,为子女卜了一卦,结果卦象所言:

臧儿的两个女儿是贵人。

随即臧儿便强行将已经嫁人的大女儿王娡,给送入了皇宫,而且还是侍奉在太子刘启的身边。

虽然王娡已经嫁人生女,但是照样得到了刘启的宠爱,先后为刘启生下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而这一子,便是汉武帝刘彻。

不仅如此,臧儿小女儿也送入了宫,侍奉在刘启身边。

王娡与妹妹,几乎霸占了刘启所有的宠爱,王娡的妹妹为刘启生了四个儿子。

在王娡怀着儿子刘彻的时候,曾做了一个梦,梦到太阳投入了自己的怀抱。王娡便将这个梦告诉了还是太子的刘启,刘启便认定这是一个大贵的征兆。后来汉文帝去世,刘启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景帝,王娡也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刘彻。

而王娡,也因为得宠被封为了仅次于皇后的夫人。

景帝的皇后薄氏并不得宠,多年来也无所出,景帝便废掉了薄氏的后位,并且将王娡立为了皇后,将王娡所生的儿子刘彻立为了太子。

如此一来,王娡的娘家自然也因为王娡的缘故,而成为汉景帝在位时不可忽视的外戚家族。

王娡的亲哥哥王信,被封为了盖侯。

至于王娡的母亲臧儿,早已在第一任夫君王仲去世后改嫁给了长陵田氏,并且为长陵田氏生下了两个儿子:

田蚡

田胜

公元前148年时,臧儿的第二任夫君长陵田氏也去世了。

作为汉景帝的岳母,即便是再婚,所挑选的夫君也应当是谨慎挑选。

而曾靠出卖朋友而得荣华富贵的郦寄,却在此时向汉景帝提出,要娶王皇后的母亲臧儿,确实是痴人说梦。

汉景帝很清楚,郦寄此举无非就是想依仗王皇后娘家的势力,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而已。

毕竟此时的太子刘彻,便是大汉王朝未来的皇帝,而王皇后王娡便是未来的皇太后;若是王皇后做了太后,作为太后生母的臧儿地位还会更加尊贵。

汉景帝深知郦寄的打算,又如何能让他如愿呢?

而郦寄如此痴人说梦也确实是对的,汉武帝刘彻继位后,生母王娡被尊皇太后,外祖母臧儿被尊平原君,臧儿与第二任夫君所生的两个儿子:

田蚡不仅被封侯爵,还位至丞相

田胜被封侯爵

一时间,王家与田家成为汉武帝初年势力最为强盛的外戚家族之一。

至于被废爵位的郦寄究竟有没有看到这一天,便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