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羲和易传》之渐卦九五爻辞新解

各位易友,欢迎观看《羲和易传》,今天我们来学习渐卦九五的爻辞。在《易经》里渐卦九五的爻辞是: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

各位易友,欢迎观看《羲和易传》,今天我们来学习渐卦九五的爻辞。

在《易经》里渐卦九五的爻辞是: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首先我们需要逐字逐词来理解每一个“断句”的意思。

这里的第一个断句是“鸿渐于陵”,要准确把握住它们的意思,就需要透彻理解每一个字造字本意或者象征意义。

在《史记·陈涉世家》有这么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呀,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远大抱负呢?”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鸿”字在这里借指“志向远大的人”。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伟人,他就是我们国家“志向远大的人”的杰出代表。

他在离开家乡的时候,曾经给父亲写过一首诗。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书·禹贡》里有“东渐于海”的记载,意思是“河水东流入海”,如果我们就此将“渐”字理解为“流淌”,那未免过于简单了。在金文里面“渐”字由“坎”和“斩”构成,“坎”代表“河流”,“斩”代表“分解”,显而易见“渐”字的意思就是“分流”的意思,在《易经》里面我们可以引申理解“渐”字为“分化发展力量”的意思,在接下来的解释中我也会结合具体的图片、人物和故事进行讲解。

大家认真观看体会一下这幅图片,你一定会认识到“渐”字背后真实的含义,分化发展力量造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燃”之势。

“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常我们将“于”字的意思解释为“在”或“到” ,但是在《易经》里我们需要将“于”字的意思解释为“选择”,这将会使文意更加更通俗易懂。

《孙子兵法》有“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意思是“所以,正确的用兵方法是:当敌军占领高大山脉时不要迎面进攻,因为他们占据地理的优势;当敌军背靠高地时不要正面迎击,因为他们无路可退必然奋勇反抗。”这里“陵”代表“高大山脉”。在甲骨文里,“陵”,字由“阜、大、止”三字构成,“阜”代表“盘山石阶”,“大”代表“跨步登山的人”,“止”代表“前行”,由此可见“陵”字代表“拥有石阶的高山”。下面来一张 “陵”的典型代表。

这个地方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他是红色圣地,也是巍峨雄壮的“山陵”。

那么,第一个断句“鸿渐于陵”的意思就可以总结为“志向远大的人选择到高大的山林分散发展力量”。

这里的第二个断句是“妇三岁不孕”,同样的,让我们一起逐字逐句来分析每一个字的造字本意或象征意义。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有这样的诗句: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我想对“妇”字最好的解释就是“从外地嫁入的女人”。当年伟人“嫁入”红色圣地,传播理想信念的火种,让我们感受一下当时生动的场景。

三岁,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时间概念,我们不做过多的阐述,1927年10月队伍上山,到1930年2月24日井冈双雄的死亡,巧合的是有接近三年的时间。

孕,表示女人怀孕生育孩子,这个我想也不用做详细解释。但是为什么女人嫁入婆家三年都 “不孕”?这个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啦。不孕的原因主要有因病不育和夫妻不和、我想这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夫妻不和”,当年在大山之上发生了一段曲折的故事,导致队伍不能在山上站稳脚跟,无法传播理想信念的火种,这也就吻合上了“不孕”的传说。历史无法改写、悲剧无法避免,让我们一起缅怀一下烈士。

第二个断句“妇三岁不孕”的意思就可以总结为“从外地嫁入的女儿经历三年都没有怀孕生育孩子”,也可以引申为“从外地迁来的队伍虽然受到地方队伍的接纳,但是力量没有得以发展壮大”。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断句“终莫之胜、吉”,希望大家能够保持耐心听我慢慢解释 。

终,《广雅》的解释是“极也、穷也”,在《易经》里我们一般解释“终”字为“结局”的意思。

莫,《广雅》的解释是“夜也”,甲骨文刻画了一幅“太阳下山”的景象,在《易经》里我们引申为“不能”的意思。

之,甲骨文在"止"下面加一横,表示“从这里出发到达另外一个目的地”,表达一种空间上迁移的概念。在解读《易经》时,我们还要给“之”字增加一个时间上变化的概念,即是“从现在到将来”的意思。

胜,这个也不用做具体的逻辑推理,“胜”字的解释就是“战胜”的意思。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终莫之胜”的意思,即是“最终不能战胜对手的围攻”。来一幅红色圣地失手的悲壮画面吧,让我们一起致敬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们。

甲骨文“吉”由"午"和"曰"构成,"午"表示“逆反”的意思,可以引申为“愤怒、顶嘴”,"曰"表示"劝说"的意思,所以,可以推理“吉”字的意思为“劝说控制愤怒的情绪”。确实,正如“吉”字所言,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定会给自己带来一个吉利的成长环境。在《易经》里,“吉”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有利的形势、有利的成长环境”。在1927年至1930年这段时间,蒋总司令正经历“被逼下野、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严重的内部消耗,伟人和队伍获得了一个相对有利的成长环境。

最后,我们可以对整个爻辞做个总结:志向远大的人选择到高大的山林分散发展力量,从外地迁来的队伍虽然受到地方队伍的接纳,但是力量没有得以发展壮大,最终不能战胜对手的围攻,领导和队伍获得有利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