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武义首次!22分钟“空中生命线”为重症患者抢出黄金时间

“嗡——嗡——”11月21日10时36分,一阵螺旋桨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架医疗救援直升机稳稳降落在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急救

“嗡——嗡——”11月21日10时36分,一阵螺旋桨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架医疗救援直升机稳稳降落在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前的停机坪。舱门开启,武义与丽水两地的医护人员无需言语,在螺旋桨卷起的气流中完成了一次无声的接力——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速递”瞬间开启。

这是武义县首次启动航空救援机制,从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到丽水市中心医院,地面车程预计需要1.5小时,而救援直升机仅用22分钟就完成了转运,为重症患者牢牢守住了黄金救治窗口。

时间线清晰地记录着这场“生命竞速”:丽水市中心医院救援直升机于10时14分起飞,10时36分精准降落在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经过16分钟的高效交接与准备,直升机于10时52分载着患者再次升空,11时14分顺利抵达丽水市中心医院。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分秒必争。

生命的航程背后,是一场持续20天的生命保卫战。患者是一名丽水人,11月1日遭遇严重车祸后,被紧急送往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院当即开通绿色通道展开抢救。在救治过程中,患者出现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症,氧合难以维持,急需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

“当时我院唯一的ECMO设备已在其他患者身上使用,情况十分紧急。”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俞骞回忆道,“我们连夜从金华市某医院紧急借调了一台设备,在当晚11点多成功为患者上了ECMO。”经过医护团队连日的精准救治,患者病情逐渐稳定。看着亲人转危为安,患者家属特意定制锦旗送到急诊科,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反复道谢。

“空中救援最大的优势就是快。”俞骞表示,“考虑到患者后续需要转回当地医院接受康复治疗和骨折手术,航空转运成为最优选择。”为确保转运安全,医院提前与丽水市中心医院航空救援办公室进行了深度对接。“我们提前清理了停机坪、做好了车辆管控,通过微信群详细交接了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对方医护人员到场后,仅用10分钟左右就完成了患者过床等准备工作。”俞骞说,医院在规划设计时便预留了航空转运停机坪,此次首飞既检验了场地设施,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直升机准备起飞时,患者家属向连日来守护生命的医护人员深深鞠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诚挚谢意。这一躬,是对医者仁心最动人的诠释。

“空中120突破了地面交通限制,是争取黄金抢救时间的关键手段。”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勇刚表示,空中120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速度优先,比地面转运快3至5倍;场景适配,能应对复杂转运环境;途中救治,配备专业设备与医护人员可全程护航。他表示,武义县今后将常态化开展空中120转运服务,为群众搭建更便捷、高效的“生命通道”。

引擎再次轰鸣,直升机载着生命的希望融入天际。地面上,目送它远去的目光中,有欣慰,更有期待——从今天起,这片停机坪将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生命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