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厨房里这3样“宝贝”,别傻傻扔掉了!老中医一席话,让我省下不少买药钱

上周六去拜访隔壁单元的老中医王大爷,刚走到楼道就被他喊住:“小同志,你手里拎的啥要扔?”我晃了晃手里的塑料袋,里面是刚削

上周六去拜访隔壁单元的老中医王大爷,刚走到楼道就被他喊住:“小同志,你手里拎的啥要扔?”我晃了晃手里的塑料袋,里面是刚削下来的冬瓜皮、剥好的洋葱皮,还有吃橘子剩下的果皮。王大爷快步走过来按住我的手:“这些都是好东西啊,扔了太可惜!别看它们是厨余垃圾,用好了能当养生方,还能当生活小帮手,我家常年都留着。”说着就把我拉进他家,给我演示起这些“废物”的妙用,一番话下来,我真是茅塞顿开,后来试着用了几次,竟真的省下不少买药钱。

一、被嫌弃的冬瓜皮:利水消肿的“天然利尿剂”

王大爷说,很多人吃冬瓜时都习惯把皮削得干干净净,却不知道冬瓜皮才是“水肿克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郭桂明主任药师也证实,冬瓜皮性凉味甘,归脾、小肠经,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和葫芦巴碱,能促进肾脏排泄水分,对水肿、暑热烦渴等症状都有缓解作用。尤其是久坐办公室的人,下午小腿容易发沉,用冬瓜皮煮水喝效果特别明显。

这里分享两个王大爷教我的简单做法。第一个是冬瓜皮茶:选新鲜无农药残留的冬瓜皮,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取10-15克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放凉后代茶饮用即可。这款茶夏天喝还能预防中暑,清热解渴。第二个是冬瓜皮薏米汤:冬瓜皮15克、薏米20克、生姜2片,薏米提前泡发,和冬瓜皮、生姜一起下锅,加足量清水煮30分钟,滤渣取汤,可根据口味加少许冰糖。薏米本身就有祛湿功效,和冬瓜皮搭配能强强联合。

不过要注意,冬瓜皮性凉,体质虚寒、经常腹泻的人要少喝,经期女性也需谨慎食用。用于日常调理时,每周喝2-3次即可,不宜过量。

二、当垃圾扔的洋葱皮:抗氧化“小能手”,提鲜染色两不误

“剥洋葱时掉的那些紫皮、黄皮,别再直接丢垃圾桶了!”王大爷从橱柜里拿出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晒干的洋葱皮,“这里面藏着槲皮素,是很强的抗氧化物质,用处大着呢。”虽然不起眼,但洋葱皮的利用价值远超想象,既能提升食物风味,还能做成天然染色剂,安全又环保。

作为高汤提鲜料,用法特别简单:每次剥洋葱时把皮收集起来,洗净后晒干,装在密封袋里保存。炖鸡汤、排骨汤或熬卤汁时,抓一把干洋葱皮放进去,煮出来的汤鲜味更浓,还带着天然的香气,比放味精健康多了。王大爷说,饭店里的老厨师都知道这个诀窍,只是很少有人外传。

做成天然染色剂也很有意思,尤其适合带孩子一起动手。染鸡蛋时,取20克干洋葱皮,用纱布包好放进锅中,加1升清水和2勺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捞出洋葱皮包,把煮熟的白鸡蛋放进去,继续煮10分钟后关火,让鸡蛋在汤里浸泡2小时,就能得到漂亮的琥珀色鸡蛋,蛋壳上还会有天然的纹理。染布的话,把白色棉布浸泡在洋葱皮煮的染液里,煮30分钟后捞出,再泡在加了醋的固定液里10分钟,晾干后就是温柔的米黄色布料,做手帕、桌布都很有格调。

三、吃剩的橘子皮:自制陈皮养脾胃,赛过“黄金”

在这三样“宝贝”里,橘子皮的价值最被老中医看重,因为它能制成“陈皮”,有着“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的美誉。王大爷说,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深入人心,平时胃里胀气、吃不下饭,或者咳嗽痰多,用陈皮泡水喝就能缓解,比吃药方便多了。

自己在家制陈皮其实不难,关键在“选”和“存”。首先要选成熟的橘子,最好是大红袍、蜜橘等品种,表皮光滑无损伤,先把橘子皮上的农药残留清洗干净,用淡盐水泡10分钟再冲洗。然后把橘皮剥下来,切成三瓣,去掉内侧的白瓤(能减少苦涩味),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每天翻动一次,避免发霉。阴干后移到阳光下晒2-3天,然后放进密封罐里,每隔半个月拿出来晒一次,存放三年以上就是真正的陈皮了,越陈功效越好。

日常用法也很多样:最简单的是陈皮泡水,取3-5克陈皮,用开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即可,饭后喝能缓解积食腹胀;炖肉时放一块陈皮,不仅能去除油腻,还能让肉香更浓郁;还可以做陈皮山楂饮,陈皮5克搭配干山楂10克,加水煮15分钟,饭后饮用缓解积食效果特别好。王大爷提醒,新鲜橘子皮不要直接泡水喝,因为含有挥发油,可能刺激肠胃,一定要经过陈化后再用。

物尽其用,才是养生的真谛

听王大爷讲完,我才明白这些被我们忽视的厨余“废物”,藏着老祖宗“药食同源”的大智慧。冬瓜皮利水、洋葱皮提鲜、橘子皮制陈皮,每一样都在告诉我们:养生从来不是靠昂贵的药材堆砌,而是藏在日常的一餐一饭、一菜一蔬里。

现在我家厨房专门放了一个小篮子,用来收集冬瓜皮、洋葱皮和橘子皮,不仅减少了垃圾,还收获了天然的养生品和生活小帮手。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学会物尽其用,不仅能省钱,更能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家还有什么舍不得扔的“厨房宝贝”吗?是萝卜缨、香菜根还是玉米须?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妙用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