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的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纠纷案迎来终审结果: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9月17日正式驳回杨某媛的上诉,维持一审原判。这标志着法律层面未认定肖某瑫存在性骚扰行为,案件至此终结。作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件,判决结果对校园性骚扰纠纷的处理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
一、二审判决核心内容
判决结果: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一审法院(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因此驳回杨某媛的上诉,维持原判。这意味着法院未支持杨某媛关于肖某瑫性骚扰损害的诉讼请求。
审理过程:二审采取不公开开庭审理方式,审理周期较短(2025年7月25日一审判决后杨某媛提起上诉,9月17日作出终审判决)。法院强调一审判决的合法性,未提出新的事实争议。
案件背景:本案源于杨某媛诉肖某瑫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一审于2025年7月25日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决,即驳回杨某媛的全部诉讼请求。杨某媛不服一审结果,随即上诉至武汉市中院。
二、案件关联动态
学校后续处理:武汉大学同步发布调查复核通报,撤销了对涉事男生肖某瑫的记过处分。同时,校方对多名管理人员追责:杨某媛的导师郭某飞被约谈并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两年,党委学生工作部、经济与管理学院等负责人因“管理失职”受到党内警告或诫勉处分。
社会影响:本案因涉及高校性骚扰议题引发广泛讨论。二审结果强化了“证据不足不予支持”的司法原则,而校方对导师和管理层的追责则凸显了教育机构在纠纷预防中的责任。相关舆情显示,公众对校园性别平等机制完善的呼声仍在持续。
此次判决为法律程序画上句号,但校园性骚扰防治的长期挑战仍需多方协作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