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早产女婴手术去世事件,你们都知道了吗?当5个月大的早产女婴被推进心脏手术室时,她的父母或许从未想过,这场原定3小时的手术会持续7个多小时,最终成为与孩子的永别……一场看似常规的心脏手术,为何走向无法挽回的结局?医院与家属各执一词的背后,藏着哪些待解的疑问?

#01 事件回溯:从希望到绝望
小洛熙是个早产儿,今年5月在宁波第一医院提前一个月降生。虽然提早来到这个世界,但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每月雷打不动地到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做发育监测,各项指标"一路绿灯",让全家渐渐放下心来。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1月11日。在一次常规体检后,医院按照早产儿检查流程,为小洛熙安排了脑部核磁共振、心脏彩超和听力三项检查。就是这次看似平常的检查,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心脏彩超结果显示,小洛熙存在3mm和7mm两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得知这个结果,小洛熙的父母蓉蓉夫妻俩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婴幼儿房缺在1岁前自愈率极高。他们本想再观察一段时间,但出于谨慎,还是挂了心脏科陈贤君医生的号,想听听专业意见。
就是这个决定,让事情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方向。
# 02 手术决策:从犹豫到签字
在诊室里,心脏科主任陈贤君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夫妻俩的想法。陈主任明确告知:"两个孔比较大,会影响发育,还会影响到肺部和大脑发育,须尽快手术,越早越好。"
更让家属安心的是,陈主任同时强调:"这是常见的微创手术,只要2.5-3个小时,风险仅2%。"
面对三甲医院专家的权威诊断,听着"简单手术"、"低风险"的承诺,这对年轻的父母在担忧与希望中挣扎后,最终在11月14日签下了手术同意书。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场被描述为"简单"的手术,竟会成为女儿生命的终点。
11月14日上午8点,小洛熙被推进手术室。家属们开始了焦灼的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原定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手术,却迟迟没有结束的迹象。直到下午16点37分,手术才终于结束——这场手术整整持续了9个小时,孩子全麻时长足足7小时12分钟。
等待期间,蓉蓉夫妻俩4次打电话询问,但院方始终没有主动告知异常情况。
"我当时急得电话中哭诉,请求医护人员领导给我们核实手术室的情况!因为手术时间那么久,中间一定是出现了意外,而具体发生什么意外,以及他们的抢救措施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小洛熙妈妈回忆道。
当小洛熙在16点37分被推出手术室时,眼前的景象让家属心如刀绞:孩子全身插满管子,身体发紫,还有很多血,脸部肿胀,眼角还有一滴未流干的眼泪……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样触目惊心的状况下,"当时另外一名医生还跟我们说,手术结果还是成功的,但我的直觉,我女儿已经不行了。"
#03真相与隐瞒:抢救过程中的重重疑云
手术后,小洛熙被直接推进了PICU抢救监护室。在一遍遍追问之后,家属才得知残酷的真相:进PICU并不是为了监测术后恢复变化,而是在抢救已经生命垂危的孩子。
当时,洛熙妈妈向医院恳求:"手术做得好不好不追究、不责怪,唯一的诉求就是保命。"同时,她请求调动与医院合作的上海专家过来,愿意自行承担费用,医院当时也同意配合。
然而,当晚22点03分,家属还是收到了患儿的死亡通知。
直到后来,蓉蓉才从其他渠道得知令人震惊的真相:洛熙在术中因误缝肺静脉导致大出血,经历了二次开胸抢救,而这惊心动魄的过程,医院全程未向家属通报。
更让人心寒的是,从傍晚转入PICU到深夜22点03分宣告死亡,长达6小时的抢救中,没有任何医护人员主动与家属沟通病情。而医院承诺调派的上海专家,也始终未见踪影。
病历记录中还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矛盾:死亡通知书明确标注22点03分死亡,但病历却记录22点20分"生命体征平稳"。
# 04 家属维权:寻求真相的艰难之路
悲剧发生后,家属的合理诉求遭遇了重重阻碍。他们要求查看手术监控,院方以"没有"为由拒绝。

更令人震惊的是,小洛熙家属还爆料,陈贤君医生在今年6月以及去年,还曾涉及另外两例低龄婴儿手术死亡事件,这些纠纷都被院方低调处理。
随着舆情持续发酵,11月17日,涉事医院终于作出回应:已对陈贤君医生展开调查并停诊,将配合家属依法维权,若存在医疗过错将依法处置。宁波市卫健委也同步表示,已将事件定性为"比较重大医疗纠纷",正依照相关条例处理。
这起事件在医疗界也引发了讨论。网上多位儿科心脏科医生指出,洛熙的缺损情况并非紧急手术指征,尤其5月龄仍处于自愈窗口期,贸然手术本就值得商榷。

而7小时全麻对早产儿的风险、术前未做增强CT明确缺损分型等操作,都让这场手术的严谨性备受质疑。
#05 一个母亲的抗争
在这场悲剧中,还有一个让人感到无力的细节。小洛熙妈妈曾经手持身份证站在镜头前,试图通过网络发声,但她的声音一度难以传播。
"如果不是很多网友和宝妈帮忙接力转发,不知道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一个外人永远无法知晓的'秘密'。"她在发文中这样写道。
好在,众多正义网友的关注和转发没有让这件事的热度沉下去,现在官方媒体也开始报道,让这个悲剧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06幼小生命的代价太过沉重。
5月龄的小洛熙还来不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在一场本应救治她的手术中永远闭上了眼睛。她穿着绣着小兔子的粉色连体衣进手术室的画面,成为家人心中永远的痛。
目前宁波市卫健委已成立调查组,大众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结论,让无辜的幼小生命得到告慰,让披着天使外衣却漠视生命安全的某些医生得到应有的处罚。
生命的代价太过沉重,我们不能让小洛熙的逝去变得毫无意义。只有当每一个生命都被郑重对待,每一次医疗行为都被严格规范,这样的悲剧才能真正避免。
这不是结束,而是医疗安全革新的开始——为了不再有下一个“小洛熙”,为了每个家庭不必再经历这样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