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有人中奖,才能吸引人一直买。
拍视频有人成顶流,才能让你心甘情愿免费给平台打工。
最近刷抖音,十个人里有八个刷到过鸡排哥吧?
有人纳闷 “他凭啥啊?没才艺没梗,怎么一夜就涨了 3000 万粉”,也有人羡慕 “要是我也能这么红就好了”。
但你要是看透了平台的 “造星套路” 就会发现,鸡排哥爆红根本不是 “运气好”,而是抖音早就算好的一盘棋 —— 从选谁红、什么时候红,到红多久,全是按剧本走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普通人接着为平台 “免费干活”。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突然爆红的网红,好像都踩着同一个节奏?
早几年的温婉,靠一段 “Gucci 舞” 一夜出圈;后来的 “小小花园”,一首简单的儿歌刷遍全网;再到郭有才、刘畊宏,现在轮到鸡排哥 —— 他们看似毫无关联,其实都是抖音 “季度造星计划” 的产物。
平台的规则很明确:一年拆成 4 个季度,每个季度重点推红 1 个人,而且这个人往往 “没什么突出才艺”。
温婉不是专业舞者,“小小花园” 的演唱者不是专业歌手,鸡排哥也没有特别的技能,可就是这样的 “普通人”,反而能一夜吸粉几千万。
为什么选他们?因为平台要传递一个信号:“你看,没才艺也能红,下一个可能就是你”。
要是选一个跳舞超厉害、唱歌超好听的专业人士爆红,普通用户会觉得 “我肯定不行,我没这本事”,就不会愿意花时间拍视频。
但选鸡排哥这样的 “普通人”,大家就会觉得 “他能红,我为啥不能?”—— 这才是平台的小心思,用一个 “普通人的爆红案例”,勾着更多人来平台创作。
更有意思的是,鸡排哥爆红的时间,不是随便选的,而是卡在 9 月 27 号 —— 国庆长假前三天。
你以为这是巧合?其实是平台精准计算的 “流量变现窗口”。
长假前三天让他爆红,大家刷到视频时正处于 “放假前的兴奋期”,很容易被 “去景德镇看鸡排哥” 这样的话题带动,愿意买票、跑线下打卡。
一方面,线下打卡能产生更多二次素材(比如游客拍的偶遇视频),让鸡排哥的热度再续一波;另一方面,平台还能借着这波热度,跟当地景区、商家合作,赚一波流量分成。
之前刘畊宏爆红,也是卡在疫情期间大家 “在家没事干” 的时候,刚好带动居家健身的话题;“小小花园” 爆红在春天,正好契合大家 “出门踏青” 的心情。
你看,平台从来不会随便推红一个人,都是先算好 “什么时间红,能带来最大收益”,再把流量灌进去 —— 鸡排哥只是刚好踩中了国庆前的这个 “流量窗口”。
现在再看那些曾经爆红的网红:温婉红了不到一个月就没了动静,“小小花园” 的热度撑了三周,郭有才现在也很少有人提了,鸡排哥大概率也逃不过这个命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平台根本没打算让他们 “长期红”。
这些网红的共同点是 “没深厚内涵”—— 没有持续输出内容的能力,也没有能留住粉丝的核心竞争力。
平台推他们,不是要培养 “超级巨星”,只是要把他们当成 “诱饵”。就像钓鱼时挂的鱼饵,只要能吸引鱼过来(让普通用户觉得 “我也能红”),鱼饵本身好不好吃、能不能长期用,根本不重要。
等这个 “诱饵” 的热度过去,平台就会立刻把流量转向下一个 “季度网红”,继续勾着普通用户创作。
毕竟,平台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能红一年的网红,而是千千万万愿意每天拍视频、剪视频的普通用户 —— 这些用户产出的素材,才是平台的命脉。
很多人以为平台造星是为了 “赚网红的钱”,其实更根本的目的是 “赚普通用户的‘时间钱’”。
你想啊,拍一条 15 秒的好视频,要练几十遍动作,剪几个小时,甚至还要买装备、学剪辑技巧,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最后可能只有 200 播放量,连成本都收不回。
可要是没人拍视频,平台就成了 “空壳子”—— 没有素材,用户就不会来刷,广告商也不会来投钱。
怎么让大家愿意继续花时间拍视频?
平台就搞了个 “造星彩票”:一年放 4 个 “爆红名额”,就像彩票的头奖,虽然中奖率极低,但只要有人中了(比如鸡排哥),大家就会觉得 “下一个可能是我”,愿意接着投入时间。
这跟彩票店的逻辑一模一样:明明大家都知道买彩票大概率亏钱,可还是愿意买,因为有 “中 500 万” 的梦;普通用户明明知道拍视频大概率没流量,可还是愿意拍,因为有 “像鸡排哥一样爆红” 的梦。
平台就是靠着这个梦,让千千万万普通人免费为它产出素材,维持平台的运转 —— 这才是 “鸡排哥爆红” 背后最真实的游戏规则。
看明白这些,你就不会再羡慕鸡排哥,也不会再纠结 “我为什么红不了”。
平台造星是商业行为,它要的是流量和素材,不是真的要帮普通人实现 “明星梦”;鸡排哥的爆红是 “平台选中的结果”,不是 “努力的回报”,更不代表 “普通人只要坚持就能红”。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与其盯着 “爆红梦” 浪费时间,不如把拍视频当成兴趣,或者用来提升自己 —— 比如学剪辑、练表达,就算没红,这些技能也是自己的;要是真把 “红” 当成唯一目标,很可能会像很多人一样,花了几个月时间拍视频,最后啥也没得到,反而心态失衡。
记住:平台的 “造星游戏” 里,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爆红的网红,而是制定规则的平台。
别当被 “梦” 勾着的 “素材工人”,找准自己的节奏,才是最踏实的选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