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情的武则天:1972年出土的一件文物,李贤悲剧并不简单
01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妈能把亲儿子“薅出去”废掉,还能弄死?武则天算一个。可1972年从乾陵挖出来的一个墓志铭,突然抖落出点不对劲的东西。说白了,李贤被废,根本不是教科书里那点“母子不合”。这是个连锁的权力高危信号灯。历史表面是情感,底下就是利益台账。

你看那个墓志铭,卢粲写了几个弯弯绕:‘岂谓祸构江充,衅生伊戾?愍怀贻谤,竟不自明?申生遇谗,宁期取雪?’(【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 这三句硬是挨个翻点典故。全是古代太子被整死的教材式案例:汉武帝的戾太子、晋献公的申生、晋惠帝的司马遹。结果呢?全都是被人阴了。全都没好下场。
我细品这意思,就是明摆着在给自家老爷子、也给自己鸣冤。说李贤是被人设计、被黑了。可究竟是谁让一个太子,从板上钉钉的储君身份,变成了历史的弃子?你以为简单是武则天手狠?搞笑。

02 两兄弟,李贤和李显,都是武则天亲生的。可是,从生出来的档口,这俩就不是一根藤上挂的瓜。
李贤有多惨?出生地不是金碧辉煌的大明宫,是冬天还没暖气的去昭陵的路上。当娘的武则天,抱着大肚子,冒雪陪老公去给前老丈人上坟。半路生娃。你说宫里金贵的女人,谁受过这罪?我揣摩武则天内心OS:‘能不能体谅下我?我这是要出人命的。’

结果就像郑庄公那种‘寤生’的命,母上大人从第一天就甩脸子。你说宫斗也好,生理厌恶也好,反正李贤要啥没啥。他哪能和李显比?李显出生就有玄奘大法师给开光,龙门石窟佛像直接上大单,待遇天壤之别,早就被定调了。
03 后面的大戏才开始。兄弟俩没玩成长成“好基友”,反而各种明争暗斗,还总抢风头。说得露骨点,李显有靠山,李贤只能靠自己。唐高宗其实看着李贤还行,心里盘算盘算,立继承人排序也轮得到他。

可惜,家有猛虎——这猛虎就是武则天。
李贤当了太子,章法不错,能力在线。但妈的本能是什么?防着。要是自家不喜欢的娃一旦上台,秋后算账收拾自己怎么办?所以,无论李贤怎么表现,她都挑刺。

偏偏李贤也不省心,宠爱男宠赵道生,各种宫闱生活作风都能摊成负面教材。一边叛逆一边就是给人递刀把子。母子两边互相添堵,气氛搞到极限,该崩的时候自然就崩。
04 关键事件来了。明崇俨这人,史上著名大仙加御医,原本什么都治。结果嘴巴比针见血,说了句‘太子不堪承继,英王貌类太宗’。懂行的都知道,这种评价在宫里是定型文案:你适合当皇帝,那个不行。

更离谱的是,宫里马上就出现了李贤不是武后的,把亲子血缘直接否了。这种操作,放现代就是HR直接说你简历造假,转正别想。李贤想哭都来不及了。
你要问,这推波助澜的背后是谁?李显。没毛病。这太像公司职场里的下一任接班人主动示好老板,暗戳戳捅刀子的戏码。武则天和李显达成默契了,历史的脚本写死了李贤。

05 明崇俨也算倒霉蛋。被乱刀捅死不说,还被传成太子指使的。不少人说是武则天自编自导栽赃李贤。我看不用阴谋论玩法,这事更像宫廷bug+舆论黑锅。明崇俨那点人脉,被牵扯进来用,就是一根炮捻。
李贤背锅了。东宫查出一堆甲胄,私藏军火,罪名直接上天,拿唐律往死里按。本来只想诬陷男宠杀明崇俨,结果来一手重磅意外发现:太子有兵器,谋反实锤。说白了,就是系统顺势“自适应”升级。皇权维护自己,用不着什么高明阴谋,咬上一个点,剩下的都合情合理收割了。

06 唐高宗其实犹豫过。皇帝做个中间派,理论上想保李贤。无奈他早就被武则天架空。废李贤配合立三子李显,最大化家族利益,皇权仍然安全可靠。唐高宗深知,手里这个白手套武则天是压制士族的利器,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保住宏观局势。害,结果未来的事谁能算准?武则天最后连白手套都懒得演,亲自上。
最后的结局。李贤丢了太子之位,被流放、受冷遇。弟弟李显表面上做功课,送点衣物,写篇《请给庶人衣服表》,本质冷漠如冰。弟弟两朝都不给平反,孙女还被送去吐蕃。真正给他翻案的,是那位几乎边缘化的李旦。后来的太子谥号“章怀”,才算给李贤留个正脸。

我只想说,历史里亲情、兄弟、忠诚、冤枉……全是烟雾弹,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去中心化游戏。1972年的墓志铭,不是给李贤洗白,不是让武则天背锅,是一份冷冰冰的权力工程说明书。你看到的是绝情,其实是所有人都在算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