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集中供应,历来是保障学校秩序运转良好,当地经济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很多企业,如上海绿捷等,都为国内很多中小学样提供了多年餐饮服务,广受教育系统的同志们欢迎。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个别学生家长,出于种种原因,对于学校供应餐食采取了拒不合作的恶劣态度,更有甚者,甚至无视学校各级警告,公然采取给学生带饭、送饭等行为,致使学生们无心在食堂吃饭,不仅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吃饭的心情。
不仅如此,该类行为还将严生以下几个问题:
一、降低学生们的集体意识
在学校,除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以外,集体意识和组织观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而午餐时间是中学生非常重要的社交场合。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食堂的饭菜或交换零食,是建立友谊、融入集体的好机会。独自吃自带的饭菜,可能会无形中被排除在这些社交圈之外,产生孤独感。
二、容易在学生们之间产生攀比心理
中小学生,正是心理健康尚不成熟的时期,家长带饭,可能在学生之间会比较谁的饭菜更“高级”、更“时尚”。如果自家饭菜显得“寒酸”或“老土”,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卑,甚至因此产生校园霸凌事件。
三、食物中毒风险
如果学校没有合适的冷藏和加热设备,饭菜(尤其是含肉类、蛋类的)从早上做好到中午食用,间隔数小时,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搞不好家长还要怪学校。并且如果学生在校内因食用自带午餐而出现食物中毒等问题,责任界定会非常复杂,学校管理压力大。
因此,对于家长私自给学生带饭这种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
赞同请转发,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