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兵推称解放军21天耗尽弹药,结果卫星拍一圈,发现了不对劲之处

最近,美国媒体又开始热议“中国导弹数量”了。CNN在最新报道中称,他们旗下的“视觉调查团队”,通过卫星图像“发现”中国境

最近,美国媒体又开始热议“中国导弹数量”了。

CNN在最新报道中称,他们旗下的“视觉调查团队”,通过卫星图像“发现”中国境内有136个与导弹或火箭相关的设施。而且,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设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根据CNN公布的卫星数据,在这136个设施中,有超过六成在过去几年里出现明显扩建。从2020年初到2025年底,这些设施的建筑面积增加了超过2100万平方英尺。更夸张的是,卫星图像显示,很多厂区外场坪上堆满了正在生产或测试的导弹弹体。简单说,就是产能满格,库存上升。

这下可让美方有点坐不住了。因为这批新卫星图像,直接推翻了美国智库此前一个被他们奉为“台海战争标准模型”的设想。

在2023年初,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搞过一场兵棋推演。

这次推演假设时间是2026年,解放军发动对台行动,美日联军介入。

美智库以解放军的视角,把整个战役分成三个阶段:乐观版打7天、基本版打14天、悲观版打21天。美智库认为,解放军的导弹库存有限,21天就是临界点。

一旦打到21天还没结束,导弹库存就会被“打光”,那解放军的战役节奏会崩盘,登陆部队也无法获得火力支援,行动会陷入僵局。换句话说,在美方的剧本里,解放军打21天就会“弹尽粮绝”。

而这份报告,还真的影响了美军后续对台战略。

比如,美军开始强化“豪猪模式”,也就是让台湾岛上布满各种导弹、防空和机动火力点;又比如有美军官提出“地狱景观模式”,意思是即使大陆登陆成功,也要让登陆区成为陷阱,到处都是地雷和自爆无人机。这一整套思路,都是基于那个假设,解放军导弹数量有限,撑不过三周。

但问题是,现实并不买账。CNN这次的卫星图像相当于给了美方一记耳光他们自己发现,那些原本被视为“固定库存点”的设施,其实早就变成了“高强度生产线”。

而且这些设施分布在全国范围,不仅有老牌军工基地,也有新建的导弹装配厂。

这意味着,中国的导弹制造体系已经不是“打光一批就停”的状态,而是随时能“边打边补”。

对于美军来说,这才是最可怕的部分。因为这意味着,即使台海开战,解放军的火力并不会像他们设想的那样在三周后枯竭,而是可以持续更新。

这件事还反映出一个问题:美国情报界对中国军工的理解,相当落后。包括美国知名军事网站《战区》最近也撰文称,美国的情报部门,总是被中国各种新式武器的出现,打个措手不及。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不仅追求数量,还在大幅提升质量和自动化水平。

而这套体系的背后,是中国完整的工业基础。导弹需要的关键材料,比如高强度合金、精密控制芯片、固体燃料,几乎都有国内供应链支撑,这才是让美方最焦虑的地方。

可以说,过去美智库在台海兵推中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低估了中国的工业韧性。他们总是用冷战思维去想中国,好像打仗靠“弹药库存”决定输赢。但现实是,中国的战争准备方式,已经进入“工业实时补给”阶段。这意味着,即便冲突持续更久,解放军也有能力持续输出战力。你在岛上埋一堆导弹、机炮、地雷,但当对面有源源不断的远程打击能力时,这些布防其实很难起作用。这场游戏的平衡点,已经彻底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