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顺利完成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这项被称作核电站“第一次全面体检”的关键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领域已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为世界核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技术突破:小堆引领核能创新之路
“玲龙一号”作为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代表了中国核电技术的最新突破。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模块化建造理念,相比传统核电站,小型堆具有布局灵活、安全性高、投资规模小等特点。冷态功能试验的成功,验证了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和密封性,为后续热试、装料等关键节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技术突破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工程层面,更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从设计理念到建造工艺,从安全标准到运营模式,“玲龙一号”为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样板。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的评价——“为全球小堆发展树立了标杆”,正是对这项创新成果的最佳肯定。
02 绿色发展:清洁能源助力“双碳”目标“玲龙一号”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足以满足52.6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一清洁能源项目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8万吨,相当于植树750万棵的环保效益。在海南建设“清洁能源岛”和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该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核能发电具有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供应稳定等优势。特别是在能源转型加速的当下,小型核反应堆可作为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补充,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的基荷电力。海南作为热带岛屿,能源供给相对独立,小型堆的建设将显著提升当地的能源安全水平。
03 工程管理:协同创新打造精品工程
自2021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玲龙一号”项目团队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成立“一回路水压试验专项指挥部”,整合设计、采购、建安、调试全链条资源。这种以调试为龙头、建安为主力、设计与采购为两翼的管理模式,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在四年多的建设周期中,项目团队克服了技术新、标准高、工期紧等挑战,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特别是在冷试阶段,团队聚焦突出问题,攻关急难险重任务,确保了试验的一次成功。这种精益求精的工程管理实践,为我国后续核电项目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玲龙一号”冷试成功的背后,是中国核工业人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实践。作为全球小堆发展的先行者,这一项目不仅将为海南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供应,更将为中国核电技术走向世界开辟新的路径。在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玲龙一号”的成功实践,为全球核能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人类利用核能造福未来的智慧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