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丽江荒野之国"人体蜈蚣"引众怒:艺术可以"吓人"吗?

现象:好评榜第二的景区,为何被骂"童年阴影制造机"?10月11日,一段游客实拍视频在抖音炸开锅:云南丽江"荒野之国"景区
现象:好评榜第二的景区,为何被骂"童年阴影制造机"?

10月11日,一段游客实拍视频在抖音炸开锅:云南丽江"荒野之国"景区里,一尊"人体蜈蚣"雕塑横卧草地——灰白水泥拼接的躯干里嵌着一排排真人比例的小腿,脚尖冲外,像刚被塞进去的标本;不远处的"三面女孩"更诡异,正面是镜子,左右各一张空白石膏脸,风一吹,镜面反光把游客的脸"嵌"进去,吓得有孩子当场哭出来。

图注:丽江荒野之国景区"人体蜈蚣"雕塑实拍图,由游客2025年10月拍摄(来源:头条新闻)

视频评论区瞬间炸了:"这哪是童话镇?分明是恐怖片片场!""80块门票进来练胆?"但打开大众点评,更魔幻的事来了——这个被骂"恐怖谷"的景区,居然位列"丽江景区好评榜第二",排名甚至高于丽江古城和束河古城!

景区一开始的回应更让人火大:"每个人理解不同""是博主故意调色""晴天打卡很出片"。直到10月13日舆论发酵,才连夜发声明道歉,承认"给部分游客带来不适",并拆除了争议作品。可游客不买账:"早干嘛去了?"

数据更刺眼:据丽江文旅局后台,景区年接待超3万人,门票收入破100万元,但投诉里"观感不适"占比虽仅0.7%,却集中在带娃家庭——"说好的童真童趣,结果孩子被吓哭,这账怎么算?"

分析:把"人体蜈蚣"放进亲子乐园,景区到底错在哪?错把"小众艺术"当"大众娱乐",定位彻底跑偏

景区创始人乔小刀说,这是"为女儿打造的童话王国",灵感来自孩子的涂鸦——"她梦见小伙伴连成火车,腿变成车轮"。可问题是,把7岁孩子的梦放大成真人比例的水泥雕塑,还起名"人体蜈蚣"(这名字谁听了不想到恐怖片?),这哪是童真,分明是成年人的"恐怖谷"臆想!

图注:左图为景区官方宣传的"童话风"场景,右图为游客实拍的争议雕塑区域(来源:大众点评)

更离谱的是定位混乱:一边在宣传里喊"亲子乐园""治愈圣地",放彩虹车厢、风铃海的美图;一边把"三面女孩""断指座椅"藏在角落,等游客花钱进来才"惊喜"?有家长吐槽:"早知道是暗黑风,谁会带5岁孩子来?"

用"艺术自由"当挡箭牌,逃避公共空间责任

面对质疑,景区先说"艺术需要想象力",后甩锅"博主故意调色"。可网友扒出晴天实拍图——"人体蜈蚣"的小腿依然密密麻麻,"三面女孩"的镜子脸照样瘆人!艺术自由不是免责金牌啊!

公共景区卖着80元门票,就该明白:你的"作品"不是美术馆里的孤品,而是要面对老人、孩子、普通游客的公共产品。成都"东郊记忆"的工业风雕塑为啥没人骂?因为人家标注了"艺术装置区",还配了解说牌!荒野之国倒好,连个"前方造型夸张"的提示都没有,这不是装傻吗?

商业化让"童话初心"变了味

最讽刺的是,这个号称"用废铁造梦"的景区,早不是单纯的艺术空间了。年入百万的门票收入里,多少是冲着"网红打卡"来的?为了博眼球,故意保留争议雕塑当"流量密码",出事了才慌忙拆除——这哪是爱艺术,分明是拿艺术当敛财工具!

图注:10月13日景区迫于舆论压力拆除"人体蜈蚣"雕塑现场(来源:丽江全接触)

反思:从"荒野之国"到整个文旅圈,我们该醒醒了公共艺术的边界:自由不是"想干嘛就干嘛"

这次争议撕开个大问题:景区里的艺术,到底该取悦少数人还是多数人?北京798的"扭曲人脸"雕塑、重庆的"悬空婴儿"装置,为啥没闹这么大?因为它们明明白白告诉你"这是前卫艺术",而不是包装成"童话镇"骗家长带娃来!

图注:北京798艺术区曾引发争议的"扭曲人脸"雕塑,因提前标注"前卫艺术装置"未引发大规模投诉(来源:中国新闻网)

景区管理不能"甩锅式回应"

出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景区一开始的态度:"理解不同""你可以不来"。这种傲慢只会火上浇油!学学西安大唐不夜城:去年"不倒翁小姐姐"服装被指"暴露",景区第二天就调整裙摆,还发视频解释设计理念——这才是负责任的样子!

游客也该"带眼识景区"

当然,咱们游客也得长点心:刷短视频选景区时,多看看差评里有没有"孩子吓哭""造型诡异"的吐槽;带娃出行前,先查清楚景区定位——毕竟,谁也不想花钱买罪受,对吧?

最后想问:你觉得公共景区的艺术作品,该不该照顾大众接受度?是游客太敏感,还是景区太任性?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