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再锋利,不懂战场法则仍会输掉战争
“你现在要上战场了,法律条文是你的武器库。但你以为,胜负就取决于谁家的武器更锋利吗?”北京市荣丰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媒汇负责人屈新峰律师这样比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复杂的案件,80%的功夫,都在法律之外。”
那么,这决定胜负的“法律之外”的功夫,究竟该用在哪儿?屈律师将其总结为三个至关重要的“三分之一”。

一、第一个三分之一:【读懂法官】
“不是去研究法官本人,而是去研究他脑子里关心的问题。”
每个法官在长期审判中,都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审判思维地图”。你的任务,是通过研读他过往的判决,找到这张地图的路径。
“把你的道理,焊进他的逻辑里——在他关心的频道上发声,他才会真正‘听得到’你的声音。”
二、第二个三分之一:【制定战略】
“这就像打仗,你得有一张作战地图。”
是主攻“违约”,还是奇袭“侵权”?是追求“速战速决”,还是准备“围点打援”?
“诉讼方案,就是你的战略总纲。 战略一旦错了,法律条文背得再熟,也等于在错误的道路上夺命狂奔。”
三、第三个三分之一:【极致准备】
“这是最笨的功夫,也是最聪明的功夫。”
把证据组织得像“工艺品”,让法官一眼看懂、一眼信服;
把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自己先问自己一百遍;
把错综复杂的案情,浓缩成一张清晰的图表或时间线。
“准备到让庭审变成一场‘预演’,你走进法庭时,才拥有真正的底气。”
总结:跳出法条,才能看清全局
屈新峰律师强调:“读懂法官,决定了你的方向;制定战略,规划了你的路径;极致准备,保证了你的执行。”
他最后总结道:“法律,是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找到正确答案的钥匙,往往藏在法律之外。”
“别再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如果你也正在面对一个复杂的局面,不妨跳出法条,从这三个维度重新审视你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