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开展了关于“推进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研讨会议。聚焦“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有效地融入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内容,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
教研室副主任首先强调,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也是学生步入公共卫生领域的关键门槛。如何将考试大纲要求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与日常教学环节有机融合,避免“教考脱节”,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我们的目标不是应试教育,而是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扎实掌握未来执业所需的核心能力。”
之后对近年国家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大纲变化、题型结构和考核侧重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当前考试愈发强调对流行病学方法在复杂公共卫生现场情境中的应用能力,以及基于证据的决策能力,这恰好是本教研室承担课程的教学重点。
随后,会议进入了热烈的自由讨论环节。多位常年担任《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主讲任务的教师分享了各自的教学体会。“比如在讲解‘筛检试验的评价’时,不能只停留在灵敏度、特异度的概念和计算上,必须结合慢性病防控、传染病早期监测等真实公卫场景,并引入历年相关的典型考题作为课堂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其实际用途。”
与会教师普遍认为,简单的“考前冲刺”或“题海战术”效果有限,关键在于将考试所要求的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大家经过充分讨论,初步形成了若干共识与改进计划:一是计划系统梳理和建立与主干课程章节相匹配的“历年真题案例库”,作为课后习题和课堂讨论的重要素材;二是在实验课和实践教学中,设计更多模拟真实公卫执业情境的综合性任务,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使毕业实习环节更能针对性锻炼学生的执业核心能力。
本次研讨会务实而高效,明确了下一步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教研室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的接轨,切实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为输送更多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合格公卫医师奠定坚实基础。

文/段丹
图/杨韵佳
编辑/邹林洁
一审/曹芳
二审/陈鹏
三审/朱乐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