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25 智能车竞争:谁稳,谁赢——你注意到看不见的底层了吗?

2025 年 11 月 21 日广州车展上,有几个明显变化:媒体宣传少了,但观众更多——年轻家庭和车主纷纷涌入新能源展区

2025 年 11 月 21 日广州车展上,有几个明显变化:

媒体宣传少了,但观众更多——年轻家庭和车主纷纷涌入新能源展区。他们不再只是拍照,而是认真看车、问技术、摸配置。

大家关心的问题有:

智驾芯片用的哪个平台?有没有优惠或补贴?座舱和空间够用吗?

可以看出,智能汽车的竞争已经从“看得见的性能”,转向“看不见的底层能力”。

一、智能车竞争进入底层能力期

过去一年,趋势很明显:软件体验的上限,取决于硬件底座。

智驾体验、能效表现、驾驶流畅度,最终都依赖供应链、算力和感知体系的底层能力。正如一位车主说:“我关心的是SUV汽车的空间和配置,能满足家庭需求,价格合理。”

SUV 热销,其实反映了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

家庭友好的空间和配置,足够的乘坐和载物空间,安全可靠,出行放心。

因此,SUV 的竞争,不只是加速或屏幕大小,更看是否满足真实生活需求。换句话说:车企比拼的是底层能力的稳不稳,用户体验才稳。

二、驱动2025智能车的三大技术引擎

这一年,智能汽车技术有三条核心趋势:

1.第三代半导体:高效电驱和快充

SiC / GaN 的普及,让高压快充和高效电驱从高端配置成为基本能力。

2.AI 计算力提升:智驾从“能用”变“好用”

芯片算力增强,使过去只在高端车出现的功能,开始出现在主流车型。座舱、智驾、域控计算都在加速升级。

3.新一代激光雷达:车开始真正“看得懂”

SPAD-SoC 技术降低功耗、提升识别速度,让自动驾驶感知更扎实。这三项技术,使汽车变成一台实时运行的计算系统。

三、系统越实时,对时间一致性要求越高

一个实时系统,最怕的不是算力不够,而是系统不同步。例如激光雷达需要采样同步,毫米波雷达需要回波判断同步;AI 芯片需要推理调度同步,通信模块需要时序同步;如果不同步,一切性能都会打折。

而让所有模块保持同一节奏的,是一个微小却关键的器件:晶振元器件

四、为什么越来越多车企选择 SJK 晶科鑫?

晶振体积很小,但几乎所有汽车电子系统都依赖它。车企选择 SJK,是因为它在关键环节上表现稳定、可控、可量产。

1. 高频场景的输出一致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等模块,对时钟信号要求明确:不能波动,不能中断。SJK 的相关晶振在这些场景中保持输出一致,确保算法按照既定节奏运行。

2. 车规条件下的长期可用

汽车使用环境包含温度变化、机械应力、电磁干扰等因素。SJK 车规晶振通过 IATF 16949 体系认证,并在上述条件下保持电气参数稳定,满足车规对于长期可用性的要求。

3. 量产阶段的数据一致

智能汽车的产线节奏紧,元件必须在批量生产中保持规格一致。SJK 在产能规划、来料控制、制程管理方面流程清晰,能保证大批量交付时的数据一致和交付节奏。

4.全国产化供应链,可现货支持

SJK 晶振产品覆盖中控显示、车身控制、新能源充电桩等多种场景,具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现货供应能力。

SJK 车规晶振,专为汽车电子系统提供稳定支持,具体应用如下:

中控显示 / 车载主控:3225 系列 27MHz / 24MHz / 12MHz;

49SMD 系列 4MHz;3215 系列 32.768kHz。

汽车电子项目:5032 系列 8MHz;

新能源充电桩:3225 系列 8MHz;3215 系列 32.768kHz。

SJK 晶振全频率覆盖,车规级、稳定耐用、量产一致、现货供应、数据可控——这就是车企持续选择它的原因。

五、智能时代:上层能力由底层决定

2025车展热词:AI、激光雷达、第三代半导体……每个都引人关注,但行业成熟后发现:

上层能力的价值,取决于底层能力的稳定。

SJK 晶振虽然低调,却决定系统上限。智能汽车越复杂,这类底层价值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