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快评】华盛顿“芯片锁喉”与北京“开源突围”:AI脱钩进入深水区

长假刚过,两则短讯把中美AI博弈再次推上头条:1. 美国商务部4日确认,将华为最新昇腾910C芯片纳入“视同出口”清单,

长假刚过,两则短讯把中美AI博弈再次推上头条:

1. 美国商务部4日确认,将华为最新昇腾910C芯片纳入“视同出口”清单,任何含该算力的云实例都不得向中国总部企业开放;

2. 阿里与清华同日联合开源3200亿参数的“通义千问3”,许可证里首次删除“美国实体”使用条款,被外媒视为“反向脱钩”。

一、“芯片锁喉”再升级

华盛顿新解释把“AI训练用算力”直接定义为“军事最终用途”,只要中国公司租用含受限GPU的云节点,即触发出口管制。此前常用的“新加坡中转+混合云”架构瞬间失效,国内大模型厂商只能把H20订单转向国产寒武纪、壁仞,实测性能折损最高38%,训练成本飙升六成。更严峻的是英伟达紧急通知国内云厂商:11月起暂停所有“灰色通道”租赁,已签合同需提交合规审计报告。

二、北京“开源突围”对冲

面对算力天花板,中国选择把模型本身变成“新基建”。千问3在2.4T tokens上完成训练,一口气放出权重、推理代码和中文多模态数据包,许可证允许“自由商用、再分发、改作”,唯一限制是起诉方需在中国法院诉讼。业界解读:既拉拢“全球南方”开发者,又给美国闭源阵营施加竞争压力——当免费可用的大模型性能逼近GPT-4.5,硅谷初创公司是否还愿为OpenAI API买单?

三、人才与资本“双轨脱钩”

美国这边,《2025年人工智能对华脱钩法案》已进入参院二读,核心条款包括:

- 禁止美国公民在华AI企业担任“技术决策类”岗位,违者可判20年;

- 任何美元基金投资中国AI项目,需向财政部备案,超1%股权即强制撤资。

消息一出,硅谷华人初创CEO排队改籍,红杉美国分部把人民币基金彻底剥离为独立品牌“HongShan China”,以示切割。

四、全球产业链“选边站”

新加坡、以色列等“中立国”云厂商开始提供“双栈”方案:一套机房只放A100/H100,专接美企订单;另一套上架昇腾、MTT,服务中国客户,物理隔离、数据不互通。日韩内存厂则悄悄把HBM3e对华报价提高18%,理由是“合规风险溢价”。供应链正被切成两条互不兼容的平行线,全球AI开发成本整体抬升已不可避免。

五、走向预判

短期看,算力断供将拖慢中国超大模型参数竞赛,但会加速国产芯片、编译器、框架一体化迭代;中长期,若美国继续把“模型权重”当导弹技术管,开源生态极可能重演Linux故事——被逼到墙角的中国开发者把代码贡献给全球,最终反哺标准话语权。

更值得警惕的是规则碎片化:当AI训练芯片、模型参数、甚至GitHub上的pull request都可能触发出口许可,技术创新将首先让位于合规创新,全球AI发展速度或迎来“监管寒冬”。

一句话总结:华盛顿想用“算力铁幕”把中国摁在模型性能拐点前,北京则把开源当特洛伊木马反制;两边都认定时间站在自己这边,真正的代价却由全球开发者与终端用户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