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太子”到“通缉”:陈志的150亿美元比特币迷局

一、把时针拨回2014年——“太子”登场那一年,柬埔寨还在用廉价土地和0关税讲“亚洲新虎”的故事。一个操福建口音、持英国
一、把时针拨回2014年——“太子”登场

那一年,柬埔寨还在用廉价土地和0关税讲“亚洲新虎”的故事。

一个操福建口音、持英国护照的37岁商人,把名字改成Vincent Chen Zhi,在首都金边注册了Prince Holding Group(太子集团)。工商资料写得漂亮:地产、金融、航空、慈善全覆盖;官网放满了他陪首相剪彩、给僧侣布施的照片。

没人追问,第一桶金从哪来。

也没人想到,十年后,美国司法部会用127271枚比特币——约合150亿美元——把这家公司写进全球头号“电诈+洗钱”案卷宗。

法庭文件中,呈现了据称用于电诈的“手机农场”的图片二、“杀猪盘”流水线的三张牌

纽约东区法院10月14日解封的起诉书,把太子集团的“生意”拆成三张牌:

1. 人力牌——“工蚁农场”

在柬泰边境的园区,上千名持旅游签证的外国人被没收护照,关在写字楼里当“爱情客服”。两部手机、三本话术,24小时轮班。检方拍了照片:一间房1250部手机,7.6万个社交账号同时登陆。

2. 技术牌——“手机农场+加密矿场”

诈骗所得先冲进线上博彩平台“洗第一道”,再换成矿机挖出的“干净”比特币,实现链上“漂白”。司法部用了一个形象动词:spray-and-funnel(先撒粉再漏斗),把赃款拆成无数小额,最终汇集到陈志控制的冷钱包。

3. 权力牌——“红顶保护”

陈志本人先后拿到柬埔寨、塞浦路斯、瓦努阿图国籍,还受封“Neak Oknha”(类似爵士)。起诉书说,他每月给“当地有影响力人士”支付“顾问费”,换得警方不进园区、银行不问来源。

三张牌打出去,一条“杀猪”闭环完成:

“找猪”→“养猪”→“杀猪”→“洗钱”→“买毕加索、游艇、私人飞机”。

据内部聊天记录,陈志曾向手下夸口:这套系统“日赚3000万美元”。

太子集团创办人陈志。(图:太子集团网站)

三、美国为什么现在动手?

1. 金额实在太大

127271枚比特币,把此前最大的丝路案(约14亿美元)甩出十条街。司法部必须秀肌肉:加密货币不是法外之地。

2. 受害者越来越“美国”

起诉书列举的250名初步受害人,九成来自美国中西部小镇。杀猪盘不再只割华人,开始割“红脖子”,国会议员收到投诉信。

3. 地缘政治的小算盘

柬埔寨近两年与某大国走得近,美军云壤基地谈判无果。用“跨国犯罪”名义敲打金边,比直接制裁政府体面,且能联合英国同步冻结资产。

四、柬埔寨的回应:一句“请拿证据”

柬内政部发言人杜速克公开表态:太子集团“依法纳税”,政府“不会包庇犯罪,但一切讲证据”。

潜台词很清晰:

——真要把人引渡,先过法庭这一关;

——冻结的比特币里,有多少算“赃款”,有多少算“合法投资”,得掰扯清楚;

——美国若拿不出完整链上证据,金边正好用“程序正义”拖时间。

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在内阁会议上发言 图据视觉中国五、比特币的“天花板”会被捅破吗?

短期看,15万枚BTC不会直接砸盘。司法部惯例是分批拍卖,且需要等刑事程序终结。

长期看,这起案件把三个老问题搬到聚光灯下:

1. 链上隐私的“伪命题”

调查人员用传统卧底+链上分析,两年就画出完整资金流向。所谓“混币就能隐身”,在技术迭代面前越来越像童话。

2. 小国“牌照经济”的黄昏

柬埔寨、瓦努阿图、塞浦路斯都卖过“黄金护照”。一旦华盛顿把“金融犯罪”与“国家安全”画等号,这些护照随时变烫手山芋。

3. 东南亚园区的“替代路径”

电诈→网赌→加密洗钱,这条黑色产业链养活了边境无数园区。美国此次点名缅甸、老挝、菲律宾、马来西亚“下一个轮到你”,各国势必提前清理门户,否则美元结算通道说关就关。

六、陈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列加”?

1989年,美国用毒品罪名将巴拿马总统诺列加抓进迈阿密法庭,顺带接管了巴拿马运河区。

今天,华盛顿没有运河可收,却有全球加密监管规则要写。

陈志若被引渡,布鲁克林法院不会只判一个人,而是会输出一套“电诈+加密洗钱”量刑模板:

——127271枚比特币如何估值、如何没收;

——链上证据怎样才算“排除合理怀疑”;

——“红顶商人”能否享受国家豁免。

模板一旦落地,未来十年,所有在迈阿密、新加坡、迪拜挂牌的“合规交易所”,都得按这个标准做KYC(客户尽调)。

届时,陈志个人判几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

他的账本,会成为美国长臂管辖的新标尺;

他的护照,会让所有“黄金国籍”贬值;

他的比特币,会成为加密世界“原罪”的一次总清算。

七、写在最后

历史常常用极端案例推动规则升级。

从荷兰“郁金香泡沫”到麦道夫“庞氏骗局”,每一次财富神话的破灭,都带来一次制度刷机。

陈志的150亿美元比特币,不过是旧剧本换了新舞台:

舞台灯光是链上追踪,

观众席是TikTok时代的小镇青年,

幕布落下后,留给世界的只有一句话——

“当财富脱离创造它的阳光土壤,再华丽的太子,也终将被通缉。”

【参考文章】

(按引用先后排序,均为可公开查证的官方或权威媒体信源)

1. 《涉电骗集团及洗黑钱,柬埔寨太子集团主席陈志被美国起诉》,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2025-10-16

2. 《美国司法部没收柬埔寨太子集团150亿美元比特币案浅析》,新浪财经,2025-10-15

3. 《突袭柬埔寨太子集团,美国政府又发财了》,网易,2025-10-16

4. 《美起诉柬埔寨跨国电骗集团创办人 寻求没收市值150亿美元比特币》,AASTOCKS,2025-10-16

5. 《风暴眼丨150亿美元比特币被抄,亚洲最大跨国电诈“话事人”逃亡》,凤凰网,2025-10-15

6. 《美起诉柬埔寨电骗集团创办人 查获逾140亿美元比特币》,网易,2025-10-15

7. 《Chairman of Prince Group Indicted for Operating Cambodian Forced Labor Scam Compounds》,美国司法部公告(路德社译文),2025-10-15

评论列表

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1
2025-10-17 17:05
这么大块肥肉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