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久坐党总累、腰粗?先搞懂中医九大体质,养生才不瞎忙

每天早上挣扎着起床,到公司没干2小时就犯困;明明没吃多少,腰腹的肉却越来越松垮;一到换季就容易长痘、出油... 你是不是

每天早上挣扎着起床,到公司没干2小时就犯困;明明没吃多少,腰腹的肉却越来越松垮;一到换季就容易长痘、出油... 你是不是也有这些“打工族专属困扰”?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你“不够自律”,而是没找对自己的“体质密码”。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中医九大体质,尤其是帮助“久坐打工族们“捋清楚:咱的这些不适啊,到底和哪种体质有关,又该怎么初步判断自己的体质呢。

一、先搞懂:什么是中医九大体质?

很多朋友听“体质”觉得玄乎,其实这是中医对人体健康状态的科学分类,早在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就明确了标准,现在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依据。

简单来说,目前比较流行也很普适的观点是,中医把人的体质分成9种,核心可以归为两类:

平和质:这是最理想的健康状态,就像身体的“优等生”——精力充足,睡眠香,吃饭有胃口,换季也不容易生病,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

8种偏颇体质:剩下的8种都属于“身体有偏科”,比如有的人力气小、易累(气虚质),有的人特别怕冷(阳虚质)。这些“偏颇”不是“病”,但会让你更容易出现某些特定的不适症状,比如久坐族常见的“累”、“腰粗”,就和其中3种体质关系很大。

我常跟身边朋友、同事和患者说,了解体质就像给身体“做体检”,知道自己的“基础款”是什么,后续养生才不会跟风瞎忙。比如,别人喝祛湿茶有用,你可能越喝越虚,问题就很可能出在了没对症自己的体质。

二、重点看:久坐打工族常见的3类体质,以及其他体质的特点

对每天久坐8小时以上的打工族来说,有3类体质最常见,先重点记住它们的特点;剩下的5类体质,咱们用“一句话总结”快速了解,方便后续对照。

1. 打工族“重灾区”:3类高频体质

气虚质:“累”是常态,稍微爬个3层楼都喘这是打工族最常见的体质之一。如果你总觉得“没力气”,早上起不来,爬三层楼梯就得大口喘气,工作一会儿就想靠在椅子上,说话声音也比别人小,甚至偶尔会头晕(尤其突然站起来时),那大概率是气虚质。我遇到过不少程序员朋友,因为长期久坐不动、熬夜赶项目,不到30岁就有明显的气虚表现,最典型的就是“下午3点必犯困”,喝咖啡只能撑半小时,其实就是身体在提醒“气不够用了”。

痰湿质:腰腹易胖,身体像“裹了湿毛巾”如果你有“腰腹粗”的困扰,肚子摸起来软软的,甚至有点凉,舌苔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舌苔厚腻),早上起来总觉得嘴里发粘、没胃口,那可能是痰湿质。久坐会让身体代谢变慢,就像河道里的水不流动,容易淤积“垃圾”,这些“垃圾”在中医里就是“痰湿”。痰湿堆积在腰腹,就会让腰越来越粗;黏在身体里,会让你总觉得“身体沉”,不想动。

湿热质:脸上出油多,易长痘、口苦这类体质的朋友,夏天或熬夜后会更明显:早上起来口苦,脸上、头皮出油特别多,额头、下巴容易长红肿的痘痘,甚至大便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长期吃外卖(重油重辣)、熬夜加班,会让身体里的“热气”和“湿气”混在一起,形成“湿热”。就像身体里“闷了一锅热气”,没地方散,只能通过皮肤(长痘、出油)、嘴巴(口苦)表现出来。

2. 其他5类体质:一句话记特点

除了上面3类,剩下的5类体质虽然对打工族来说没那么常见,但也可以了解下:

阳虚质:最大特点是“怕冷”。冬天手脚冰凉难捂热,夏天也不敢吹空调,吃点凉的(比如冰奶茶)就容易拉肚子。

阴虚质:和阳虚质相反,重点是“干燥、怕热”。经常口干舌燥,晚上睡觉容易出汗(盗汗),手心脚心发热,眼睛也容易干涩。

血瘀质:最典型的是“有瘀斑、易疼痛”。女性朋友可能会有痛经(经血有血块),舌头下面的血管又粗又紫,久坐后腰背会酸痛(气血不通)。

气郁质:和情绪关系大。容易焦虑、emo,加班压力大时会觉得胸口闷,甚至不想说话,睡眠也容易浅(一点动静就醒)。

特禀质:简单说就是“易过敏”。换季时打喷嚏、流鼻涕,吃海鲜、芒果可能皮肤痒,甚至对花粉、尘螨敏感。

需要注意的是,体质代表的是某种倾向性,跟长期的生活和作息习惯等也有一定的关系。虽然体质一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具有稳定性,但是并不代表体质永远都一成不变,随着年龄、生活习惯的改变等,体质也是有可能发生某些变化的。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咱们自己如何初步判断或者粗略的判断自己是什么体质呢?

三、自己粗判:2步搞定体质初筛,打工族直接套用

很多朋友担心“自己判断不准”,其实粗判自己的体质没有那么复杂哈。只要对照2个步骤,也不需要用复杂的仪器,结合日常感受就能初步筛出体质。尤其适合没时间去医院的打工族,花个5分钟左右就能搞定。

第一步:症状对照法——从“高频不适”找对应体质

先列出你最近1个月最常见的2-3个不适(比如“累+下午犯困”“腰粗+舌苔厚”),再对应下面的“症状-体质表”,就能锁定大概率的体质:

气虚质:易累、气短、下午易犯困、爬2-3层楼梯就喘

痰湿质:腰腹粗、舌苔厚腻、身体沉、大便黏马桶

湿热质:脸上出油多、长痘、口苦、头皮油

阳虚质:怕冷、手脚凉、吃凉的拉肚子

阴虚质:口干、手心热、盗汗、眼睛干

血瘀质:痛经有血块、舌头下血管紫、腰背酸痛

气郁质:情绪差、胸口闷、睡眠浅

特禀质:易过敏(打喷嚏、皮肤痒)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不适是“下午易犯困+爬楼梯喘”,那优先考虑气虚质;如果是“腰腹粗+大便粘马桶”,就优先考虑痰湿质。

第二步:排除法——避开“易混淆体质”的坑

很多时候,咱们会同时有2个体质的症状(比如“累+怕冷”),这时候就要用“排除法”区分,避免判断错:

气虚质vs阳虚质:都容易累,但阳虚质多了“怕冷”——如果累的时候,手脚是凉的,吃凉的会不舒服,那更可能是阳虚质;如果只是累,不怕冷,休息后能缓解,就是气虚质。

痰湿质vs湿热质:都可能腰粗、大便黏,但湿热质多了“上火”——如果腰粗的同时,还长痘、口苦,那是湿热质;如果只是腰粗、身体沉,没有上火症状,就是痰湿质。

阴虚质vs湿热质:都可能怕热,但阴虚质是“干燥”——如果怕热的同时,口干、眼睛干,那是阴虚质;如果怕热还出油、长痘,就是湿热质。

另外要提醒大家:很多人不是“纯纯”的一种体质,比如“气虚+痰湿”“湿热+气郁”都很常见,这叫“兼夹体质”,不用慌,只要找到“最主要的1个体质”,后续养生先针对它调整就好。

四、最后说:知道体质后,先做2件小事

了解自己的体质后,那是不是说,我就马上去买补品、做复杂调理呢?!不是哈!!!对打工族来说,先从2件简单的事入手就好:

避开“体质禁忌”:比如气虚质别总熬夜(会耗气),痰湿质少吃甜腻外卖(会加重痰湿),湿热质少喝冰奶茶(会让湿热堵在身体里);

记录“身体变化”:每天花1分钟记一下:今天精力怎么样?有没有犯困?大便是否顺畅?坚持1周,就能更清楚自己的体质特点,后续调整也更有方向。

当然,这里也要特别说明一下:咱们今天讲的“自我判定”,只是“初步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哦。如果你的不适持续很久(比如长期失眠、反复过敏),并且对你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和不便,或者不确定自己的体质,一定要去正规医院中医科,让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这样才更准确。

❗ 重要提示:以上健康科普信息部分内容借助AI工具辅助创作,依据个人经验修订确认,仅供参考!鉴于个体差异巨大,不可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正规医疗机构执业医生。

#中医九大体质 #久坐打工族养生 #体质自我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