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当合十的双手开始数钱:起底迈索尔瑜伽倒闭的“最后一课收割”

“虚伪的善,比赤裸的恶更可怕。”——叔本华号称“中国高端瑜伽机构”的迈索尔瑜伽武汉区域在国庆假期突然解散会员群、公告倒闭

“虚伪的善,比赤裸的恶更可怕。”

——叔本华

号称“中国高端瑜伽机构”的迈索尔瑜伽武汉区域在国庆假期突然解散会员群、公告倒闭已经几天了,但朋友圈里却依然热闹得很。

创始人发了一篇“小作文”

总结就是:“我们风光时,别人羡慕;现在低谷时,就该承受俯视。没有人看到问题的本质……天下太平人皆善,虎落平阳被犬欺。”

言语间,仿佛成了被误解的“时代受害者”。可问题是——你关店那一晚,学员的钱退了吗?你发感慨时,有没有哪怕一句——“我们什么时候退款”?

还有迈索尔的老师在朋友圈深情告白:“我从小白成长至今,迈索尔是个好平台,我们还在。”他们把“道歉”演成了感人戏剧,把“逃避”包装成了情怀。

他们的语气充满“情义”与"怀旧",像是送别老友,像是唱着《后来》。

可被伤害的会员,不需要你的文案疗愈,他们只想要一句最质朴的回答:——钱什么时候退?

01|瑜伽行业的真正病灶:不是市场不好,而是人心坏了

有人或许会在“洗”:是因为“大环境不好,疫情打击,经济低迷。”

没错,经济确实艰难,但不是所有人都选择骗人。

还有踏踏实实在经营场馆的馆主,也有在诚诚恳恳授课的瑜伽老师。

当一个人想跑路时,他从不是一夜之间变坏的。

他会先学会自我感动,然后习惯性地转移责任。

他会说:“我也是受害者。”

但真相是:他早就设计好你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会员的钱成了他们“修行的供养”,他们的贪婪却成了会员的“因果”。

这不是经济危机,是人心危机。

02|风光时是品牌,倒下时就成了“环境不好”?

回望这些年,梵音倒下、梵羽倒下、瑜舍倒下,如今轮到迈索尔。这些名字有一个共同点:风光时自称“行业标杆”“国内最专业”“瑜伽圣地”;出事后口径出奇的一致:“环境影响”、“坚持很久了”、“太难了”、“经营不善”、“共度难关”。

可是——赚钱时为什么没人提要“共度收益”?你收了会员的钱、拖了老师的薪、还在最后几天拼命推卡——这不是“难”,这是蓄谋的收割。

有业内人士说,这几年已经出现一种职业叫“专业闭店人”。他们专门帮瑜伽馆“体面消失”:——提前注销公司、换法人;——搞促销活动、清库存现金流;——一夜之间,馆空人散、群解体。

表面上是“经营不善”,实际上是资本版的金蝉脱壳。而那些用身体与信任为代价的会员,成了最无声的牺牲者。

03|瑜伽圈的“身心灵疗愈”幻象

不可否认仍有一些真诚在做瑜伽的优秀瑜伽人。

但现实上大多线上线下在吹捧“身心灵疗愈”的瑜伽馆,其实疗的只是他们的钱包。

我有位朋友,十年前在深圳学瑜伽。她说那时候的老师教课时眼里有光——“山式要像大地一样稳,战士式要像心一样坚。”

而如今的新导师,只会说:“赶紧续卡吧,这价过节后就涨。”

在瑜伽的世界里,“觉知”原本是向内的,如今却成了向外的“话术”。

他们贩卖“灵性”,你买下“幻觉”。他们口口声声说“宁静致远”,转头在后台算ROI、算流量、算业绩。

一边念着“放下”,一边紧抓钞票。一边讲“能量流动”,一边锁定预付卡。

瑜伽,本应是“返观内心的旅程”;可如今,成了“资本操盘的生意”。

04|瑜伽是静心的修行,而他们却用它包装贪婪

《帕坦伽利瑜伽经》里说:

“瑜伽的目的,是止息心的波动。”

可在资本的世界里,“波动”才是利润。他们用“疗愈”“觉知”“修行”包装营销,用“灵性导师”“国际认证”“会员闭环”打造人设。

很多人初识瑜伽,是因为那一呼一吸的平静;可如今,瑜伽成了被资本污染的“灵性快消品”。老师像主播、会员像客户,连“合十”的手势,都成了商业演出。

这不是瑜伽的堕落,这是人性的异化。

因为真正的“合十”不是双手相对,而是心与良知的相遇。当一个行业用“身心疗愈”的名义去收割信任时,那不叫灵性觉醒,那叫精神诈骗。

05|卖惨不等于道歉,闭店不是结局——它是犯罪的起点

“我们真的很难。”“希望会员体谅。”“武汉区域关了,但深圳还在。”

这就是以“迈索尔”为代表的倒闭瑜伽馆的逻辑——一边哭诉艰难,一边继续在其他城市挣钱。一边口口声声说“风光时被羡慕”,一边把“跑路”粉饰成命运不公。

他们在朋友圈发“心灵鸡汤”,却不敢面对会员的退款诉求。

这不是情怀,这是推诿。不是“修行者的自省”,而是骗子的心理安慰。

要知道——在中国,瑜伽行业被伤害的会员已数不清。他们当初花钱,是为了找回身体的平衡,结果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骗课”“跑路”“消失”。

说到底,瑜伽馆本质是一门生意。收费服务、服务不到——该退。这不是修行的慈悲,而是法律的底线。

你敢违法,就该倾家荡产;你敢欺诈,就该送入牢狱。只有这样,瑜伽行业才能真正回归净土。

06|瑜伽哲学讲“业力”,资本世界讲“报表”

但最终的果报,都一样。

在《瑜伽经》中,帕坦伽利说:

“业虽微细,终不消失;时至因缘,必受其果。”

那是宇宙的逻辑。如今,瑜伽馆老板们以为关闭就可以“重来”,可业力从未走远——每一个被骗的学员、每一笔被吞的卡费、每一次推诿和消失,都在累积“果报”。

有位练瑜伽十年的老师说:“我以前教学生闭眼去感受呼吸;现在我告诉他们,睁眼看清真相。”

这句话,或许比所有的哲学都真实。

07|中国瑜伽的未来

不是更多的“馆”,而是更少的“谎言”

瑜伽这两个字,本意是“连接”。连接身体与心灵,连接人与世界。

可如今,这个“连接”被金钱切断。老师不信任老板,会员不信任老师,信任链像断裂的呼吸,一点点窒息。

但我仍相信,瑜伽的火不会灭。它不是某个品牌的专属,不是某个大师的光环。它存在于每一个真诚练习、认真教学的人身上。

当骗子离场,行业才会干净;当法律介入,灵性才会清醒。那时候,我们再谈“合十”,那才是真正的平和——不是逃避,不是推诿,而是承担。

08|写在最后

瑜伽的“Namaste”意为——“我灵魂中的光,向你灵魂中的光致敬。”

可在金钱的炫光下,多少人早已看不见那束光了。

有太多的人,打着“修行”的幌子,干着“掠夺”的勾当。可灵性从不偏袒任何人。欺骗的,终将被揭穿;贪婪的,终将被清算。

真正的瑜伽,不在垫上,不在馆里,而在一个人面对错时,敢不敢说一句:“对不起,我该还。”

✨编辑说 ————

当所有人都在歌颂光芒,我们选择走进阴影,点一盏灯。

当所有人都在追逐流量,我们选择停下来,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出声音。

如果你也觉得,这个世界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清醒声音,请关注我们。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天马行空”的真知灼见。

来源 | 克网中国 、原创 | 欧阳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