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白崇禧倾心的女明星竟爱上其秘书,万万没想到,双方都是红色特工

作者:周识宇参考史料:《王莹传》《谢和赓纪念文集》《中共隐蔽战线史(1921—1949)》《周恩来与中共情报工作》《抗战

作者:周识宇

参考史料:《王莹传》《谢和赓纪念文集》《中共隐蔽战线史(1921—1949)》《周恩来与中共情报工作》《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史料汇编·人物卷》

1938年的武汉,炮火连天,江水呜咽。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场演出刚刚落幕,掌声雷动。

台上,是当红女明星的王莹;台下,坐着一位身着笔挺军装、眼神深邃的军官——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谢和赓。

谁能想到,这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男女,将在历史的暗流中,谱写一曲惊心动魄的爱情传奇。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各自怀揣着惊天秘密,如同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每一次相遇都是命运的一次豪赌。

第一章:破茧成蝶——王莹的逆袭之路

1913年的安徽芜湖,春寒料峭。一个名叫王莹的女孩出生在一个落魄的书香家庭中。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她的到来并未带来喜悦,父亲咬牙切齿道:“又是一个女儿!”

在王莹7岁的那年,她的母亲去世。不过,父亲的事业倒是在这一年有了突破,职位不断攀升,工资也越来越高。不久后,父亲创业开公司,家境也越来越殷实。

可是,家境的好转并没有令王莹的处境变好。因为父亲又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后妻,她不喜欢王莹,于是父亲做主将她送给了一户陶姓人家当童养媳。

陶家是王莹父亲公司的投资人,双方是合作关系,因此对王莹比较好,不仅供她继续上学,还让她学唱歌、学表演。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王莹父亲生意失败,陶家的投资血本无归。他们把怒火都发泄在了王莹身上,不仅把从她学校接回,还让她日夜做家务。

在那个阴暗潮湿的柴房里,她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三年。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挑水、劈柴、做饭,稍有懈怠就是一顿毒打。

13岁那年的一个雨夜,王莹终于鼓起勇气逃跑了。她赤着脚在石板路上奔跑,脚被碎石割得血肉模糊,但她不敢停下。

最终,她成功跑到了外婆家。外婆在听完她遭遇后,不禁泪流满面,立刻出钱将她送往了长沙,去投奔表姐。

起初,表姐夫通过关系把她送入了一所护士学校,希望她毕业后能当一名护士。

但是,她天生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和一副好嗓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学校里来了一位话剧导演,王莹的灵气将他深深吸引。就这样,王莹踏入了话剧圈。

她从跑龙套开始,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一切表演技巧。她跟随话剧团从长沙到南京,又到上海。

15岁时,王莹在《娜拉》中的表演惊艳四座,一个评论家写道:“这个瘦小的女孩身体里住着一头猛兽,她的眼神能灼伤观众的灵魂。”

王莹

1930年的一个深夜,演出结束后,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斯文男子在后台等她。

“王小姐,您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的觉醒。”男子递给她一本《新青年》,“有兴趣了解更多吗?”

三个月后,王莹在党旗下宣誓,成为了最年轻的红色特工之一。她的代号是“夜莺”,任务是借演出之名,传递情报、发展进步青年。

为了更好地掩护身份,组织安排她赴日本学习戏剧理论。在东京,她不仅精通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还学会了用摩斯密码传递信息、用乐谱藏匿情报。

1935年,王莹学成归国。表演已经进入化境的她凭借夏衍编剧的《自由神》一炮而红,成为了大上海最炙手可热的女明星之一。

第二章:潜伏者——谢和赓的双面人生

1912年的桂林,谢家大宅里,一个男婴的啼哭声格外洪亮,那便是谢和赓。

谢家是当地望族,祖上出过三位进士,父亲谢顺慈是广西谘议局议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谢和赓作为家中幼子,自幼便展露过人天赋,五岁能诵《离骚》,七岁写得一手好书法,被邻里称为“神童”。

但谢家有个秘密:二少爷谢和钧早在北大读书时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跟我党人士关系密切。谢和赓在哥哥的影响下,从小就对革命充满了向往。

1933年,谢和赓在党旗下宣誓,成为了一位红色特工,代号“青锋”。同年,他受上级指示,打入冯玉祥部,担任了吉鸿昌的秘书。

1934年,谢和赓接受周恩来的直接指示,返回桂林,伺机打入桂系内部。

在抵达桂林后,谢和赓连续发表多篇论文,其中的《谈广西对外贸易》

《论美国倾销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受到了白崇禧的极大赞赏。

之后,他被任命为广西工商行政管理局主办科员,白崇禧特地给他一个金质通行证,允许他自由出入白崇禧、李宗仁官邸。

不久后,白崇禧擢升他为中校机要秘书,留在身边,作为心腹培养。

从此,谢和赓开始了刀口舔血的情报生涯。

谢和赓

第三章:惊鸿一瞥——命运在舞台交汇

1938年7月的一个闷热夜晚,武汉法租界的大光明戏院里座无虚席。王莹主演的《中国万岁》正在上演,当演到高潮部分,台下一位军官突然起立鼓掌,力度大得让周围人侧目。

演出结束后,谢和赓以“白崇禧将军代表”名义送来花篮。

接下来的三个月,谢和赓成了大光明戏院的常客。他总坐在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那个角度能看到王莹的侧脸在灯光下如同雕塑。而王莹也发现,每当自己演到动情处,那个位置总会传来最激烈的掌声。而每当演出结束后,写有“白崇禧”署名的花篮也会如约而至。

10月,武汉保卫战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刻。一次演出时,日军突然发动夜袭,剧院剧烈晃动,观众尖叫着四散奔逃,舞台上的王莹却依然坚持着表演。

突然,她被人一把拉进怀里,而一块掉落的檐角正好落在她原来站着的位置。

“你疯了!”王莹声音发抖。

“比疯更可怕的……”谢和赓盯着她的眼睛,“是命!”

在那个充满硝烟味的夜晚,两人在剧院里分享了第一个吻。

王莹

第四章:禁忌游戏——在刀尖上跳舞

爱情来得猝不及防,却让两人陷入更深的煎熬。

在从武汉撤离后,白崇禧正式下令吸纳王莹的剧团进入桂军,既能通过演出筹集经费,又能鼓舞前线部队士气。

与此同时,王莹也接到了上级指示:设法接近白崇禧,获取桂系核心情报。

就这样,两位红色特工都进入了桂系核心,两条线的情报既能交叉验证,又能确保情报不断档。

此后,王莹在桂系和组织的双重授意下,经常出国演出,帮助抗战筹集经费。而谢和赓作为白崇禧的重点培养对象,常常跟随他参与各种重要军事会议。

但是,对于谢和赓和王莹来说,他们只是一对秘密恋人,根本没有想到对方竟是战友。

1939年春天,危机突然降临。白崇禧收到匿名举报:谢和赓与王莹交往甚密!

白崇禧得知后大怒,当晚就把谢和赓软禁在了公馆里。

彼时,王莹是大明星,恋情自然受到国内外媒体的格外关注。为了能救出谢和赓,她在没有与上级商议的情况下,就贸然召集媒体,宣布了与谢和赓的恋情。

抗战时期,一位是桂军的高级军官,一位是为抗日四处演出筹款的女明星。才子佳人的恋情立刻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媒体们疯狂宣传,打算把他们立为抗战恋情的表率。

这下子,白崇禧就算再生气也没有用,他只好接受这一现实,特许谢和赓与王莹在一起。

第五章:真相大白——当月光照进深渊

谢和赓与王莹的恋情突然曝光,令我党也措手不及。周恩来在与李克农商议后认为:既然事情已经发展成了这样,再瞒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就告知他们真相吧。

1940年深秋,谢和赓在重庆密会周恩来。在谈话期间,周恩来突然问道:“和赓,你觉得王莹唱得如何?”

谢和赓手中的钢笔“啪嗒”掉在地上。他脸色煞白:“首长,我……”

但是,周恩来还未等他把话说出来,就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其实,王莹就是‘夜莺’!”

周恩来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王莹正密会李克农,她惊讶地说道:“什么,和赓就是‘青锋’?”

就这样,情侣俩终于知道了对方的身份。

第六章:彼岸花开——用一生证明信仰

1941年底,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李宗仁和白崇禧深感需要发展桂系同美国的关系,于是将谢和赓作为桂系代表,派遣到了美国,担任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事馆学习员。

谢和赓在出发前请示周恩来,希望把王莹也派到美国。

1942年初,王莹以去美国演出筹款为名义,也前往了美国。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两人接到新任务:在建立海外情报网络。

1950年,二人正式在美国结婚。

1952年,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盛行,两人上了FBI黑名单,不久后双双被捕。他们在狱中受尽了折磨,但是对党忠贞不渝,没有透露一点组织的机密,并断然拒绝了加入美国国籍的要求。

两年后,我国以美国战俘交换回了14名“留学生”,其中就包括谢和赓和王莹。

七、尾声

不幸的是,在后面的十年内乱中,王莹被迫害致死,谢和赓精神失常。

1979年,夫妻俩获得平反。1980年,大量机密文件揭秘,二人的特工身份才为世人所熟知。

2005年,谢和赓去世,享年93岁。次年,政府特批谢和赓与王莹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