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爸妈说话别炸毛
昨天,小丽跟妈妈通电话,妈妈就问她 “最近降温没穿秋裤啊”,她立马怼回去 “说了八百遍我不冷!别瞎操心行不行”,挂了电话后,小丽盯着屏幕就后悔,怎么偏偏对爸妈这么冲?其实好多人都这样,跟朋友聊天温声细语,跟爸妈说三句话就炸,真不是不爱,是心里那点 “没安全感” 在作祟。
一、跟爸妈说话带刺儿,说到底是不想被他们管得太死,觉得没自由。咱从小就被爸妈的 “关心” 围着:小时候催早睡,上学时查行踪,长大了还管工作、管穿搭。不是嫌他们烦,是这些关心多了,总觉得自己的小世界被挤得慌。
上次我爸说 “你那工作不稳定,考个编多好”,我立马急了 “我的事你别管”,其实我知道他为我好,就是下意识想护着自己的主动权,怕一松口又被 “安排”,这冲劲儿就是给自己搭的 “保护罩”。
对爸妈易怒,是藏不住的 “委屈” 没处放
二、对爸妈易怒,是藏不住的 “委屈” 没处放。咱这代人挺难的:小时候要听话考高分,长大了要独立让他们放心,还得反过来操心他们的身体,一会儿是 “孩子”,一会儿是 “小大人”,情绪早被耗光了。对外人能装,笑着说 “没事”,可在爸妈面前,委屈藏都藏不住。
前阵子我跟我妈说工作累,她没安慰,反而说 “谁不累,你就是娇气”,我一下就火了,吵完躲房间哭 —— 不是怪她,是委屈没人真正听我说话,那火气是憋太久的 “小情绪” 冒出来了。
三、跟爸妈吵得凶,是怕 “不被理解”。有时候吵起来不是事儿大,是怕爸妈不懂咱的心思。我想辞职做自媒体,我妈说 “那是瞎混”,我们俩吵得不可开交,脸涨得通红,脖子青筋都冒出来了。
其实我不是非要争个输赢,就是担心她觉得我整天瞎混,怕因为她不理解我,以后和她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吵完看到她偷偷给我煮的汤,瞬间就软了 —— 跟爸妈吵,不是因为不爱爸妈,只是太想让他们懂自己了。心里总害怕一旦失去这份理解,就像丢了主心骨,没了安全感。
想冲爸妈时,停三秒再说话
下次再想怼爸妈时,咱停三秒,试着说句软话:“妈,我今天有点累”“爸,你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跟你说”。家又不是吵架的地方,犯不着说话冲、态度差。别老是因为心里没安全感,就对爸妈没耐心。其实爸妈不图咱们多有本事,就盼着能听咱们说几句暖心话;咱要的也不是争输赢,是那份踏实的理解。生活够难了,回家就做个 “软乎乎” 的人,跟爸妈好好说话,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