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真要把鸡放大30倍,它首先得解决一个物理难题:支撑自己的身体。

再说肌肉。鸡胸肉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因为它蛋白质高、脂肪少,是典型的“高功率”肌肉。放大之后,那一对胸肌可能比健身教练的腿还粗。腿就更不用说了,蹬一下,估计跟被小摩托车撞到差不多。
还有散热问题。鸡的正常体温比人类高,有42℃左右。变大后身体产热多、表面积相对小,容易中暑。不过鸵鸟已经示范过了:靠长腿和特殊的呼吸系统,可以有效降温。
好了,假如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一只三层楼高的鸡站在你面前——它的战斗力会如何?

再说它的嘴。鸡喙前端很硬,边缘锋利,适合撕扯。变大之后,这喙可能长30厘米以上,像一把弯刀。而且它是“活”的,能自我修复——这一点,任何金属武器都比不了。

这样的“巨鸡”,在自然界里恐怕难有对手。老虎、熊这类猛兽虽然力量强,但面对一双能刺穿身体的爪子和一张能撕咬的硬喙,也不敢轻易出手。毕竟,输一次,代价可能很大。
不过,这样的鸡要是真存在,我们大概就吃不到鸡肉了。养殖成本高不说,安全性也是问题——它一不高兴,可能就不是追着你跑,而是真的要命了。
所以,鸡还是现在这样的大小比较好。我们既能尝到“恐龙后代”的滋味,又不用担心它从农场里跑出来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