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凌晨,由重庆一组担当的K16次列车正行驶在南阳至郑州区间,车厢内一片宁静,绝大多数旅客沉浸在梦乡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急病,让这个夜晚变得不同寻常。约凌晨3时55分,硬座14号车厢27号座位的旅客罗某(男,30岁)找到列车工作人员,自述腹部剧烈疼痛,急需帮助。接到报告后,当班列车长王伟第一时间携带药箱赶赴现场,同时通过广播紧急寻医。经初步了解,罗某有肾结石病史,疼痛持续加剧,表情痛苦。为提供更宽敞和安静的救治环境,列车工作人员迅速将其引导至餐车。

不久,两名恰巧乘车的医学院学生闻讯赶到,主动协助开展初步救治。期间,旅客呕吐不止,列车员一边清理一边不断安抚情绪,工作人员递上温水和毛巾,尽力缓解他的不适。鉴于旅客情况危急,列车长王伟于4时18分果断联系郑州局客调,请求在下一站郑州站协调120救护车进站接应。列车也略提速运行,原本正点应于5时11分抵达的郑州站,最终4时58分便提前进站,为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5时03分,120急救人员迅速上车对接,初步诊察后立即将罗某转移至救护车,驶往附近医院。列车方面同步编制客运记录 (编号:708790),与郑州站完成交接,确保旅客得到后续妥善照顾。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中,列车工作人员响应迅速、处置专业,医学生乘客挺身而出、伸出援手,铁路与医疗系统高效联动,共同构筑起一道温暖而坚实的生命防线。无数平凡的善意和职业的责任感,再一次让旅途充满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