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0月份吃鱼,懂行的都选这4种!无法养殖的野生海鱼,鲜美又营养

“秋风起,鱼儿肥”,金秋十月,随着海水温度的逐渐降低,海里的鱼儿开始为越冬积蓄能量,这个时候的海鱼个个膘肥体壮,味道最为

“秋风起,鱼儿肥”,金秋十月,随着海水温度的逐渐降低,海里的鱼儿开始为越冬积蓄能量,这个时候的海鱼个个膘肥体壮,味道最为鲜美。每到十月份,随着海水温度逐渐下降,海鱼开始为过冬储备营养,这时候的海鱼个个膘肥体壮,味道最是鲜美。作为一个跑了二十多年海鲜市场的海鲜爱好者,我每年都盼着这个季节,因为这意味着又能吃到最地道的野生海味了。

老渔民常说:“八月蟹肥十月鱼,秋冬进补正当时。”不过,现在的海鲜市场鱼龙混杂,养殖鱼占了大半江山。但大家知道吗?有4种海鱼至今无法人工养殖,只能靠渔船出海捕捞。它们不仅价格亲民,营养更是养殖鱼没法比的,绝对是秋日餐桌上的不二之选。接下来,菜卫卫就带大家认识这4种无法养殖的野生海鱼,鲜美又营养,保证大家买了不亏,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种:沙丁鱼

沙丁鱼是典型的群居性海洋鱼类,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海域。在我国,黄海、东海海域都能捕到。这种鱼喜欢在水温14-20℃的海域活动,十月份正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

为什么沙丁鱼养不活?它们天生就要在广阔海洋里长距离洄游,每天要游数十公里。这种习性在人工环境里根本模拟不了。再加上沙丁鱼对水质变化极其敏感,稍微有点不对劲就会死亡,所以市面上见到的全是野生捕捞的。

沙丁鱼的营养价值在海鲜里是数一数二的。每100克沙丁鱼含有20克优质蛋白质,这个含量比牛肉还高。它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三文鱼的2倍多。

选购技巧:新鲜的沙丁鱼鱼眼清澈透明,鱼鳃鲜红,鱼身有光泽,手指轻压后能迅速回弹。

家常吃法:1,将沙丁鱼解冻洗净,吸干水分。2,热锅烧油,下少许盐,放入沙丁鱼煎至两面金黄。3,加入姜丝、生抽、蚝油调味,根据个人喜好放入红辣椒、葱段,4,煎好后捞出,吸掉多余油分,摆盘后搭配香菜即可。这样烹制的沙丁鱼外酥里嫩,鲜香四溢。

第二种:带鱼

带鱼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是典型的深水鱼类。它们平时生活在50-100米深的海底,只有捕捞船才能把它们“请”上来。十月份的带鱼为了过冬,体内积蓄了大量脂肪,这时候的带鱼肥美程度达到一年之最。

为何无法养殖? 带鱼是深水洄游鱼类,生活在水深50-100米的海域,对水压有特殊要求。加之带鱼性格凶猛,同类之间还会互相捕食,使得人工养殖成本极高,几乎无法实现。所以,市场上所有的带鱼都是海洋捕捞的。

带鱼的营养也很全面,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1、B2等。其中的DHA对我们大脑发育有益,而且带鱼的刺比较规整,吃的时候容易剔除,老人和孩子也能放心享用。

选购技巧:一看银鳞,越完整越好。二看鱼眼,要清澈饱满。三摸鱼身,要有弹性。特别要注意鱼肚部位,如果发黄破皮,说明保存不当。

家常吃法:1,将带鱼洗净切段,加葱姜、料酒腌制20分钟,裹上薄薄一层淀粉后煎至两面金黄,2,另起锅,放花椒、姜蒜、小米辣炒香,放入煎好的带鱼,加入由生抽、老抽、蚝油、香醋、白糖调成的料汁和热水,水量没过带鱼。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10分钟,最后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即可。这样做出来的带鱼咸香入味,特别下饭。

第三种:大黄花鱼

这里说的黄花鱼,特指十月份应季的鲜黄花鱼(非冷冻)。它们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海域,每到秋季,黄花鱼会从深海洄游到浅海产卵,体内积蓄了大量营养,肉质变得格外饱满肥厚。

为何无法养殖? 虽然现在有小黄花鱼的养殖技术,但真正的野生大黄花鱼仍然无法人工养殖。野生黄花鱼的生活水域深度在30-60米,它们对水温、盐度、饵料都有特殊要求,人工环境根本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再加上它们的生长周期长达3-5年,养殖成本高得吓人。

黄花鱼作为传统“海八珍”之一,富含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低,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硒元素。既能补充营养,又不用担心长胖,老人、小孩和减脂人群都能放心吃。

选购技巧:野生黄花鱼体型修长,鱼嘴较大且尖,鱼尾较长。鱼身颜色偏黄,色泽自然,鳞片完整。

家常吃法:1,将黄花鱼去鳞,从背部切开改刀。2,用葱姜、料酒腌制10分钟。3,上锅蒸8分钟左右。4,取出后放上泡水的葱丝,泼入热油激香,最后倒入蒸鱼豉油即可。这样蒸出的黄花鱼肉质鲜嫩,口感滑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鱼的本味。

第四种:龙利鱼

龙利鱼也叫踏板鱼,牛舌鱼,是十月海鲜市场里的“懒人友好型”海鱼。它全身只有一根主骨,没有小刺,处理起来特别方便。龙利鱼主要生活在渤海和黄海海域,它们喜欢栖息在沙泥底质的海区,平时就潜伏在海底沙子里,只露出两只眼睛观察周围动静。

为何无法养殖? 龙利鱼是底栖鱼类,生活在沙泥底质的海区,有埋入沙中的习性。这种特殊的生活习性,加上它们对海底环境的依赖,再加上龙利鱼是肉食性鱼类,只吃活饵,使得人工养殖困难重重,市场上的龙利鱼多为海洋捕捞。

龙利鱼的营养也很出色,蛋白质含量19%,脂肪含量却只有1.2%,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材。它富含维生素B族,特别是B12含量很高。最重要的是它只有一根主骨,完全没有小刺,尤其适合怕鱼刺的老人和孩子,吃起来安全又省心。

选购技巧:新鲜龙利鱼鱼身完整,色泽自然,鱼肉紧实有弹性,闻起来有淡淡的海水味,没有刺鼻的腥味。

家常吃法:1,将龙利鱼洗净切块,加入盐、料酒、生抽抓匀,再倒入淀粉抓拌均匀,腌制15分钟。2,番茄划十字刀,用开水烫后去皮切碎。3,锅中热油,倒入番茄碎炒出汁。4,放入腌制好的龙利鱼块,轻轻翻炒至鱼肉熟透。5,最后盛出装盘,撒上葱花和白芝麻即可。番茄的酸甜能提升鱼肉的鲜美,而且红白相间,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挑选和烹饪野生海鱼的小窍门

挑选野生海鱼,要掌握“一看、二闻、三按”的原则:

一,看鱼眼是否清澈饱满,鱼鳃是否鲜红。二,闻起来应该有海水的咸鲜味,没有腥臭味。三,按压鱼身,要紧实有弹性。

保存海鱼也有讲究:

买回来后要立即去鳞、去内脏,清洗干净后用厨房纸吸干水分。放在保鲜盒里,铺上冰块,这样可以保存2-3天。如果要冷冻,最好用保鲜膜包裹严实,避免水分流失。

烹饪海鱼小技巧:

肉质细嫩的适合清蒸,肉质紧实的适合红烧,体型小的适合香煎。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火候,蒸鱼要水开后再上锅,煎鱼要热锅凉油,烧鱼要一次加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