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周长行原创丨挽留落叶(散文)

挽留落叶文/周长行作者按语:这篇文字写于2025年11月24日,当时我便毛毛糙糙地发到了朋友圈里。事过3天后的今日即27

挽留落叶

文/周长行

作者按语:这篇文字写于2025年11月24日,当时我便毛毛糙糙地发到了朋友圈里。事过3天后的今日即27日的上午9点半我再去附近的绿地溜达时发现,环卫工人不再清理草地和花丛里的落叶。这是巧合呢,还是我的这篇小文不胫而走,被有关单位“闻过则改”了呢?不得而知,但愿如此。于是,我委托“真言贞语”平台在更大范围里发表,以满足我“挽留落叶”的愿望。

每到秋冬转换的时节,我都着迷般地观看落叶,关注它最后一段路程上的飞翔,落叶飞花般的千姿百态,贴近大地时的浅唱与低吟。感受一番“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况味。

因此,一切与落叶相关的事情都会引发我的观察与思考。今年这段时间我看到有些人正为打扫落叶而异常忙碌着,然而,却弄不明白,为什么草地上和花丛里的落叶也有人要格外费力地整理出来呢,这是何苦呢?

草地和花丛里的落叶,不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吗?若作为点缀物不也能让草地和花丛增添点初冬之际的观赏价值吗?干嘛要花财力去雇请工人再把它们抠索(生拉硬拽)出来呢?

花草地里落满叶子有碍观瞻么?我问了几个环卫工人,他们直摇头,不作答,只管扒拉落叶,然后再装满一只只胶质袋子,用车子拉走,我估计会立即当垃圾烧掉的。叶落归根这词儿在我经常散步的杨树林里也见不到实证。原本高挺笔直枝繁叶茂的一片片树林里的草地上都是看不见落叶的。每棵树的下面也找不到落叶。落叶落叶,落下来即运走,这让我有些不舍。

其实,落叶,也是一种文化乡愁。曾经看到过一则报道,山东就有那么一座城市珍惜落叶,任其自由飘荡,让叶子走完最后一公里。只要不影响安全,它落在哪里就让它在哪里安身,任由游客去欣赏去抚摸去捡拾去留下到此一游的脚印,说不定有些叶子会成为游客的收藏品呢。那些留在草地和花丛里的落叶原地不动,被留下来和花草簇拥在一起度过严寒的冬天、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有些落叶也一定能实现“归根”的夙愿,报答树木的“养育”之恩,继续参与下一个年轮的行程。一座城市的落叶就这样被妥善安置下来。

让落叶与市民和谐共处,与它们生长的环境不离不弃,并不急慌慌地一烧了之,而是作为秋冬之交时的旅游资源,让游客去看去想去品咂“叶对根的依恋”之美丽之浪漫之诗意盎然!这个细节说明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为民服务的态度已经上升到“审美”高度和层面。怪不得“一片落叶与一座城市”的故事传遍了各地呀。

(写于11月27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乔羽研究专家。主要著作:①长篇报告文学集《鲲鹏腾飞的地方》(1988年8月,广州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②《大京九解说词》(与人合作。1996年3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③长篇报告文学集《赵忠祥写真》(1996年1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④长篇纪实文学《乔羽恋歌》(1999年4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⑤长篇人物传记《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2007年7月,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⑥长篇报告文学集《伟大的我们》(2011年8月第一版,2011年12月第二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⑦长篇报告文学《大浪淘金》(2012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⑧《大国词人乔羽传》,即将由北京华文出版总局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