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的秋阳穿过老槐树,洒在青砖灰瓦的院墙上,58岁的“醋匠”张师傅正用木耙翻搅醋醅,酸香混着谷物的甜润在巷子里流淌;隔壁“醋史馆”里,小学生举着放大镜观察醋曲菌丝,惊呼“原来醋是这样‘长’出来的”;街角的“醋吧”中,年轻人捧着“醋冰淇淋”拍照,酸甜的口感刷新着对老陈醋的认知……这里是宝源老醋坊,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传承基地,也是太原乃至山西“醋文化”的活态名片。2025年中秋至国庆双节,这里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0%,其中30岁以下游客占比超40%,“来太原,先闻醋香”正成为山西文旅新潮流。
“千年醋脉”的活态传承:从作坊到景区的非遗新生宝源老醋坊的故事,要从北宋说起。据《清徐县志》记载,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清徐县“美和居”醋坊发明“熏醅”工艺,将醋的风味从“酸”提升至“香”,奠定了山西老陈醋的根基。宝源老醋坊正是“美和居”技艺的正宗传承者,其现存清代醋坊遗址、民国窖池群及120余口百年醋缸,构成了一条清晰的“醋文化时间轴”。
“与普通醋厂不同,宝源的‘活’在于‘生产性保护’。”山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牛晓珉解释,景区内仍保留着传统酿醋车间,365天不间断生产,游客能看到“蒸、酵、熏、淋、陈”五大核心工艺的全流程:高粱经蒸料变成“熟糁”,拌入大曲在窖池发酵30天,再经“熏醅”工序染上琥珀色,最后淋醋、入缸陈放——至少3年,方成“绵、酸、香、甜、鲜”的老陈醋。“我们拒绝工业化量产,坚持‘手作+古法’,就是要让游客看见,非遗不是橱窗里的标本,是会呼吸的生活。”宝源老醋坊景区负责人王芳说。
近年来,景区通过“非遗+旅游”模式激活文化价值:修复清代“醋神庙”(祭祀醋祖杜康的民间场所),开设“醋匠课堂”(游客可跟师傅学翻醅、淋醋),推出“醋文化研学营”(中小学生可考取“小小醋匠”证书)。2025年,更联合山西大学开发“醋与健康”科普展,用现代科学解读老陈醋的养生密码,吸引亲子家庭占比提升至35%。
必体验核心场景:
传统酿醋车间(活态工艺)(工艺课堂):占地2000㎡的开放式车间,30口百年醋缸排列成阵,可近距离观察“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过程;每日10:00、15:00有师傅演示“翻醅”(用木耙将醋醅上下翻动,促进发酵,需体力与技巧,游客可试翻小堆醋醅);
醋史馆(文化溯源)(知识补给):通过文物、影像、互动屏梳理醋的起源——从西周“醯”到明清“老陈醋”,重点看明代“醋榨床”(石制压醋工具)、清代“醋曲模”(刻有吉祥纹样的制曲模具);
醋创空间(创意体验)(动手乐趣):提供“定制醋”服务(选年份、加蜂蜜/枸杞等辅料,灌装成小瓶装,可刻姓名,88元/瓶);或参与“醋饮品研发”(用老陈醋调“酸梅汤”“柠檬醋饮”,配方合格可获“醋饮师”证书,人均60元);
醋吧(风味碰撞)(年轻表达):主打“醋主题轻食”,推荐“醋泡黑豆”(补肾小食,15元/罐)、“醋溜薯片”(酸辣酥脆,10元/袋),特调“醋莫吉托”(青柠+老陈醋+薄荷叶,38元/杯)成网红饮品。
隐藏玩法:清晨6点半到“早醋场”,看工人卸醋缸、测醋酸度(专业仪器显示酸度≥6g/100ml);午后钻进“醋窖”,闻5年、10年、30年陈醋的不同香气(年份越久,酸中带甜,有木质香);傍晚参加“醋文化沙龙”,听非遗传承人讲“醋与晋商”(晋商走西口必带老陈醋,既调味又杀菌)。
宝源老醋坊的“烟火气”,藏在“醋即生活”的日常里。作为“中国醋都”,清徐人的一日三餐离不开醋——醋泡蒜是过年必备,醋溜土豆丝是家常菜魂,甚至饺子醋里都要加勺宝源醋提鲜。
必尝醋味美食:
醋宴代表:“宝源醋膳坊”推出“老醋养生宴”——醋泡黑豆炖排骨(排骨吸饱醋香,软烂入味,98元/份)、醋溜银鱼(银鱼裹薄糊,浇陈醋汁,外酥里嫩,68元/例)、醋心蛋(煮鸡蛋剥壳,泡入老陈醋+蜂蜜,酸甜开胃,12元/个);
市井小吃:“醋坊小馆”的“醋椒豆腐”(嫩豆腐浇醋椒卤,配烙饼,18元/碗)、“老醋花生”(花生炸至酥脆,拌陈醋、糖、蒜末,5元/碟),都是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非遗伴手礼:除了瓶装老陈醋,可选购“醋泡蒜礼盒”(5年陈醋泡制,蒜白如玉,酸辣适口,88元/盒)、“醋曲饼干”(添加醋曲粉,麦香带微酸,38元/袋),都是便携又有故事的特产。
“四季有醋香”的游览图鉴:从春酿到冬藏的时令之美宝源老醋坊的韵味,随季节流转各有精彩:
春(3-5月):万物萌发,醋坊开始“下新醅”(春季投料发酵),游客可参与“春酿体验”(亲手拌料、入窖,记录醋醅成长,秋季可回来查看);配合“清徐醋文化节”,看舞龙、听晋剧、逛醋品市集;
夏(6-8月):高温加速醋醅发酵,车间里热气腾腾,可体验“夏捞冰”(模拟冬季捞冰缩醋,用木勺撇去醋面浮冰,感受古人智慧);傍晚在“醋园”散步,看葡萄架下挂着刚摘的葡萄(可买醋渍葡萄,15元/斤);
秋(9-10月):新醋陆续上市,空气中满是“新醋香”,适合带家人做“醋泡食品”(醋泡姜、醋泡胡萝卜,可带走保存);中秋前后,景区举办“祭醋祖”仪式,还原古代醋坊祭祀场景;
冬(12-2月):醋醅进入“冬藏”期,游客可参观“陈醋仓库”(恒温恒湿,数千缸老醋整齐排列,场面震撼);腊八节喝“腊八醋”(大蒜泡入醋中,春节配饺子吃,景区免费提供试饮)。
经典路线推荐:
半日文化游:醋史馆(学醋史)→传统酿醋车间(看工艺+试翻醅)→醋创空间(做定制醋)→醋吧(尝醋饮+醋宴小食,约2小时);
深度研学游:宝源醋坊大门(听讲解)→清代醋坊遗址(看古法工具)→醋窖(闻陈醋香气)→参与“小小醋匠”课程(学制曲+淋醋,颁发证书,约4小时);
亲子体验线:查研学项目→做醋饮品→打醋靶(用醋泡球击靶,趣味科普醋的酸性,人均100元)→定制醋瓶彩绘(画生肖/晋祠图案,人均80元)。
交通指南:
自驾:太原市区沿滨河西路转G55二广高速,至清徐出口下(全程约30分钟,景区停车场收费5元/小时);
公共交通:太原站乘905路公交直达“清徐醋坊”站(票价3元);太原南站乘707路公交至“县医院”站,转乘清徐101路至“宝源醋坊”(全程约1小时)。
门票与开放时间:
景区免费开放;核心体验项目(酿醋车间参观、醋创空间)需购套票50元(含讲解、基础体验);
开放时间:8:30-18:00(旺季3-10月),9:00-17:30(淡季11-2月),车间生产全年无休。
最佳游览时段:
工艺学习:上午9:30-11:30(工人操作集中,讲解员随行);
摄影打卡:清晨8:00-9:00(薄雾中的醋坊像水墨画)、午后14:00-15:00(阳光透过醋缸,光影斑驳);
避峰提示:节假日建议提前在“宝源老醋坊”公众号预约,工作日下午人少更适合深度体验。
住宿推荐:
醋坊体验:“宝源醋舍”(改造自清代醋坊院落,房间有醋曲香,提供醋泡脚服务,人均200元);
品质之选:清徐“醋都温泉酒店”(仿明清醋坊风格,含“醋疗SPA”(用醋调配精油按摩),距景区5分钟车程,适合家庭游);
特色民宿:“醋香小筑”(醋园旁农家院,可参与“自家酿醋”(秋季收粮,冬季酿醋,次年可取),人均180元)。
结语:醋缸不语,匠心永传从北宋的“美和居”到2025年的宝源老醋坊,一缸醋,酿了千年;一种味,活在当下。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文化展示”,只有醋匠的木耙、陈酿的醋缸、游客的笑声——老陈醋的酸,是时间的味道;醋香的浓,是传承的力量。
正如一位来自北京的美食博主在短视频里说:“原以为醋只是调料,来了才发现,它是清徐人的乡愁,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喝一口醋饮料,尝一块醋泡蒜,突然懂了:最好的非遗,就是活在我们的一日三餐里。”
2025年的秋末,不妨循着醋香来到宝源,看高粱变醋的神奇,闻岁月沉淀的芬芳,在酸与甜的碰撞中,读懂山西人“以醋为媒”的生活哲学。毕竟,有些味道,只有亲自参与,才能真正记住。
(完)
文章亮点:
新闻时效性:结合2025年最新游客数据、研学项目及季节限定体验,体现景区动态发展;
文化深度:从宋代起源到当代创新,解析老陈醋“活态传承”的核心逻辑;
体验导向:详细拆解工艺参观、动手制作、美食打卡等多元玩法,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场景化叙事:通过“醋匠张师傅”“小学生观察醋曲”等细节,还原真实的醋坊生活,增强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