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实在是被气得够呛。武汉一女子点外卖吃出钢丝球丝和变质豆腐,找商家要个退款,结果商家竟然让她提供死亡证明。我当时就想,这是什么神仙逻辑?难道非要出人命了,商家才承认自己有问题?
说白了,这事儿从头到尾就透着一股子荒诞劲儿。6月初,这位女士在黄蜀郎鸡公煲下单,打开餐盒一看,好家伙,钢丝球丝赫然在目,千页豆腐还变了质。换作是谁,胃口都得败光。这种基本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商家那里,都应该是立马道歉、退款赔偿的事儿。
可这家店倒好,不仅拒绝退款,还让顾客走什么食品安全险。更离谱的是,竟然提出要死亡证明,还说什么"他去坐牢"。笔者真想问问,这是开餐厅还是开殡仪馆?这种话都说得出口,商家的良心都被狗吃了?
事后各方说法倒是精彩纷呈。商家说顾客要10倍赔偿,还拿4月份的医院证明来说事;总部说是兼职员工乱说话,已经开除了;顾客说身体不适,商家又说顾客只要钱不去医院。这一通扯皮下来,真相到底如何,还得看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
但有一点毫无疑问:无论事实如何,商家让顾客提供死亡证明这句话本身,就已经突破了做人的底线。这不是什么口误或者情急之下的失言,这是对消费者赤裸裸的羞辱和威胁。
笔者想起前些年在日本吃饭的经历。有一次在一家小餐厅,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洒在我袖子上,店长立马跑过来鞠躬道歉,不仅免单,还坚持要承担我的干洗费用。那种真诚的服务态度,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反观我们这里,很多商家把顾客当成了提款机,出了问题就想方设法推卸责任,甚至恶语相向。
这背后反映的,是我们服务业发展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很多从业者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他们以为开个店就是老板,顾客就得看他们脸色行事。殊不知,在市场经济下,顾客用脚投票的力量有多强大。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态度背后折射出的社会心态问题。当一个商家敢于公然要求顾客提供死亡证明时,说明他们对法律、对道德、对基本的人情味都失去了敬畏之心。这种麻木不仁,这种为了蝇头小利就能践踏人格尊严的做法,实在令人心寒。
好在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介入,对涉事门店进行了全面检查。但笔者认为,这类事件的处理不能止步于个案。我们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加强对餐饮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让每个从业者都明白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同时,消费者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遇到这种明显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不能忍气吞声,该投诉投诉,该起诉起诉。只有让不良商家付出应有的代价,他们才会真正重视消费者的权益。
笔者最后想说的是:做生意先做人,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一个连基本人格都没有的商家,凭什么指望消费者给他买单?武汉这起荒诞闹剧,给所有商家敲响了警钟:服务业的底线不是你们想突破就能突破的,消费者的尊严更不是你们可以随意践踏的。
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成为消费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们能容忍商家把我们的底线踩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