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界的“奥斯卡”你知道是什么吗?答案就是丹尼奖国际电子音乐比赛。作为丹佛国际科技艺术节的核心赛事,它是全球电子音乐领域的重量级权威比拼,2025第六届赛事更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和日本AI音乐学会联合主办,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纽约电影学院等顶尖院校共同协办,吸引了全球选手同台竞技,能在这一赛事中获奖,无疑是对选手专业能力的顶级认可,而今年,这项国际荣誉的光芒,落在了一位中国高校学子身上。
这位斩获荣誉的学子,正是广州新华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2022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林晨旭同学,他在2025第六届丹尼奖D3混音组比赛中,从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学子的竞争中突破重围,拿下全球金奖。
这份成绩的含金量,得从多个角度细细拆解才更显分量。从赛事规格来看,丹尼奖本身就自带“国际权威”光环,能在这样的平台上夺冠,说明林晨旭的作品已经达到了国际认可的专业水准,这背后,必然离不开该校专业课程的扎实培养。
林晨旭在创作中灵活运用了数字信号处理、三维音频渲染及影视创意设计等专业课程知识,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这足以证明该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贴合行业需求,还能让学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创作实力。
能培养出这样拥有丰富行业资质和赛事经验的学生,说明广州新华学院并非只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注重为学生搭建实践和提升的平台,让学生能在专业领域不断积累经验、突破自我。这些荣誉和资质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需要该校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比如专业的实训设备、与行业接轨的指导,以及鼓励学生参与赛事的氛围,而林晨旭的成长轨迹,恰恰印证了广州新华学院在这些方面的投入。
更值得关注的是,广州新华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一直秉持“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促创新”的育人理念,而林晨旭的夺冠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该学院非常重视学科竞赛,激励学生踊跃参与,以赛促学,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
近三年,该学院立项的学科竞赛达43项,参与人次共计2713人,2024年,该学院学生首次参与广东省工科大学生实验综合技能竞赛中的3D设计与制作赛项,便成功夺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及三等奖2项,彰显了过硬的实验综合技能和创新水平。
在这场赛事中,广州新华学院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它能提供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竞争力的课程体系,能为学生争取到参与高规格赛事和积累行业资源的机会,还能培养出像林晨旭这样在国际舞台上发光的学子。这样一所注重实践、重视创新、能为学生搭建成长阶梯的学校,怎么会让人不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