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漫步者 Lolli Pro SE 与 Lolli Pro 2S 深度实测:不同需求下的主动降噪声学选择!

大家好,我是追求精致生活的苹果先生,今天分享好物是漫步者Lolli Pro SE耳机与漫步者Lolli Pro 2S耳机
大家好,我是追求精致生活的苹果先生,今天分享好物是漫步者Lolli Pro SE耳机与漫步者Lolli Pro 2S耳机

最近和一位耳机大佬交流,我问他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有没有推荐的,他给我推荐了漫步者Lolli Pro系列,说这个系列有均衡的性能与亲民的价格。

为此我特意做了做功课,挖掘出两款性价比代表漫步者Lolli Pro SE与Lolli Pro 2S,经过两周通勤、办公、居家等多场景实测,在降噪强度、音质风格、续航表现上各有侧重,适合不同需求的耳机爱好者,那么接下来分享一下这两款耳机的实际体验。

一、漫步者 Lolli Pro SE

作为Lolli Pro系列的一款新品耳机,Lolli Pro SE更适合对降噪与音质有高要求的消费者,从开箱到实际使用,它的每一处设计都围绕便捷、舒适展开,没有多余功能,却能满足通勤与办公的核心需求。

外观与佩戴:轻量化设计,久戴无负担

Lolli Pro SE的包装延续漫步者简约风格,白色纸盒正面印着耳机轮廓图片,配件包含Type-C 充电线、2副不同尺寸硅胶耳塞、说明书与保修卡。充电线适中可以适配多数桌面充电器;耳塞材质偏软,触感细腻,能减少耳道摩擦感。

充电仓设计也很有特点,它采用的是电镀+皮纹设计,拼色的设计时尚感十足,而且充电仓个头很小巧,放进牛仔裤口袋或帆布包侧兜完全不占地。

表面是细腻的皮纹设计,摸起来温润不滑手,日常使用中不易沾染指纹,清洁的时候直接用纸巾一擦就能清洁干净。耳机采用入耳式设计,机身线条流畅,入耳部分弧度贴合耳道轮廓,不会有 “戳耳” 的异物感。

实际佩戴体验也超出我的预期,我属于耳道偏窄的,佩戴耳机后依然能稳稳地固定在耳道内,日常行走、上下楼梯完全不会滑落;有时候跑步赶公交车时,耳机也没有出现晃动感。工作的时候连续佩戴2小时办公听会议录音,耳道没有胀痛感,取下后也没有明显的压迫痕迹。

降噪体验:针对性优化日常噪音,够用且实用

Lolli Pro SE耳机是新款耳机,它降噪表现完全专业级别的选手,-48dB深度降噪,还支持“防风噪”,在骑行时,可以明显感觉风噪有效降低了。

每天早高峰乘坐地铁时,开启降噪后,地铁运行的轰鸣声能有很大的削弱,没戴耳机时,地铁内的噪音会让我烦躁不安,甚至听不清手机语音,Lolli Pro SE开启降噪后,外界噪音变成 “模糊的背景音”,只能清晰听到歌曲细节,不会被噪音干扰。在商场这种人声嘈杂的环境中,深度降噪也能过滤大部分说话声,逛店时听播客,不用刻意调大音量,就能专注捕捉内容。

在办公室使用时,降噪更实用。开启后,同事敲击键盘的 “哒哒声”、远处打印机的运作声会明显减弱,但不会完全隔绝人声,如果有人靠近说话,不用摘下耳机就能听清,避免错过重要沟通。之前用全降噪耳机时,经常因为 “听不见同事呼叫” 而耽误工作,Lolli Pro SE 的舒适降噪刚好平衡了 “降噪” 与 “沟通” 的需求,适合需要频繁与人交流的办公场景。

过马路或者跑步运动时,环境声的通透模式的表现很贴心。开启后,外界声音能自然传入,不会有 “闷住耳朵” 的隔绝感,比如过马路时能清晰听到汽车鸣笛声,不用反复摘下耳机,既安全又便捷。通透模式没有明显的 “声音失真”,外界人声、环境音的还原度较高,不会像廉价耳机那样出现 “空洞感”。

音质与续航:清晰耐听,续航满足日常

音质方面,Lolli Pro SE支持无线Hi-Res WIRELESS金标认证,空间音效,调音风格偏向 “均衡耐听”,没有刻意强调某一频段,适合多数用户的听感。

播放流行音乐时,低频表现适中,鼓点节奏清晰不浑浊,像《小幸运》中的鼓点,能带动情绪却不轰头;中频人声还原度高,歌手的嗓音细节丰富,听孙燕姿的《逆光》时,她的换气声、尾音转音都能清晰捕捉,仿佛近距离听现场演唱;高频部分没有刺耳感,播放小提琴曲《卡农》时,琴弦的摩擦声细腻,不会出现尖锐的杂音,各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良好,能营造出开阔的声场。

续航表现也完全能满足我的日常需求:我平时都习惯性的开启降噪模式,耳机单次续航约10小时,搭配充电仓总续航达23小时。综合续航可以达到43小时。我每天通勤用1.5小时、办公用1小时,满电状态下能连续使用5天,不用频繁充电;充电15分钟能续航4小时,偶尔忘记充电,应急补电也很方便。蓝牙V6.0连接稳定,在10层办公楼内,从办公室走到电梯间(中间隔 2 堵墙),音乐没有出现卡顿或断连,信号抗干扰能力不错。

二、漫步者 Lolli Pro 2S

Lolli Pro 2S耳机在降噪强度、音质解析力、续航上表现同样不错,主打轻量舒适+实用降噪,我感觉它适合预算有限、追求日常场景适配的消费者。

外观与佩戴:细节升级,质感更优

Lolli Pro 2S的包装我感觉同样有质感,白色纸盒表面覆有哑光膜,正面印着耳机的立体渲染图。配件除了Type-C 充电线、2副硅胶耳塞,适合不用消费者的佩戴需求,细节考虑更周全。

充电仓采用磨砂金属质感设计,握持手感更扎实,而且表面还不易沾染指纹,日常使用中即便与钥匙放在一起,也不用担心会留下划痕。

耳机单耳重量5克,我都得益于它的机身做了轻量化优化,入耳部分的硅胶更软,贴合度更高,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没有下降。

实际佩戴测试中,耳机与耳道的密封性更好,跑步时即便大幅度摆臂,耳机也不会滑落;连续佩戴3小时听网课,耳道没有胀痛感,海绵耳塞的透气性不错,不会像普通硅胶耳塞那样闷汗,夏天使用也很舒适。

机身外侧的触控区域更大,操作时不用刻意对准某个点,双击切歌、长按切换降噪模式都很灵敏,不会出现误触或操作无响应的情况。

降噪体验:深度与场景化结合,应对复杂环境

为了更好的降噪体验,Lolli Pro 2S采用 “混合主动降噪” 技术,提供 “深度降噪”“舒适降噪” “环境声” “AI抗风噪”四档调节,能应对更复杂的场景,比如长途飞行、户外大风环境。

深度降噪:长途出行的 “静音舱”

上周出差乘坐2小时飞机,开启深度降噪后,飞机发动机的低频噪音能被最大限度的削弱,原本嘈杂的机舱内变得 “安静可控”,就能沉浸在音乐中,不会被发动机噪音打断,甚至能过滤掉邻座乘客的小声交谈,适合需要深度安静环境的长途出行。

防风降噪:户外场景的 “噪音克星”

周末在公园跑步时,开启AI抗风降噪后,迎面而来的风声能被有效过滤。2S款的防风降噪能抑制大部分风声,跑步时听音乐,不会被风声干扰,同时还能保留周围的环境音,比如脚步声、远处的鸟鸣,保证运动安全。

舒适降噪 + 环境声监听模式:日常场景的 “智能搭档”

除了针对性场景模式,Lolli Pro 2S 的舒适降噪和环境声监听模式,更适配日常高频场景:在安静的办公室处理工作时,开启舒适降噪,能轻度过滤键盘敲击、同事低语等干扰,同时避免 “过度降噪” 带来的耳压感,长时间佩戴也更舒适;需要与人交流或过马路时,切换至通透模式,无需摘下耳机就能清晰听到外界声音,兼顾便捷与安全。

音质与续航:高清解析,续航更持久

音质是Lolli Pro 2S的另一大升级点,它支持 空间音效,使用同轴双圈升学技术,内置6mm镀钛动圈单元以及10mm复合动圈单元,调音风格偏向 “高清解析”,能呈现更多的音乐细节,适合对音质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播放无损音乐时,低频的下潜更深,弹性更好。听《渡口》时,开篇的鼓点能清晰感受到 “胸腔共鸣”,中频人声的解析力更强;听周深的《大鱼》时,他的嗓音细节更丰富,从低音到高音的过渡更自然,没有断层感;高频的延展性更好,播放《青藏高原》时,高音部分明亮却不刺耳,能清晰听到歌手的气息变化,声场更开阔,仿佛置身演唱会现场。

续航表现大幅提升:耳机单次续航约5.5小时(开启降噪模式),搭配充电仓总续航达22小时。出差时满电出发,每天用3小时(飞机上2小时、酒店1小时),连续使用6天还有剩余电量,不用带充电线;支持快充,充电10分钟能续航2小时,应急补电很方便。蓝牙连接支持 5.2版本,信号传输更稳定,在高铁上(信号复杂环境),音乐没有出现卡顿,延迟也更低,看视频时音画同步,没有嘴型对不上的情况。

两款耳机选购建议:按需选择,各有侧重

经过实测,漫步者 Lolli Pro SE与 Lolli Pro 2S 虽同属Pro系列,各有各的优势,选购时可根据自身需求来入手:

选 Lolli Pro SE:

如果你主要在通勤、办公等日常场景使用,预算在300元以内,对降噪的需求是深度静音,那么Lolli Pro SE足够用。它的轻量化设计、实用降噪、均衡音质,能满足多数用户的日常需求,性价比很高。

选 Lolli Pro 2S:

如果对降噪与音质有一定的要求,预算在200元内,那么Lolli Pro 2S挺合适的。它的混合主动降噪、LDAC 高清音质、长续航,能应对更复杂的场景,提供优质的声学体验。

两款耳机都延续了漫步者 “高性价比” 的优势,没有明显的短板,只是在功能上各有侧重。无论选择哪款,都能获得超出价位的体验,为日常聆听与降噪需求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