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那些参加夷陵大战的吴将,十二虎臣又去其二

夷陵大战,东吴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尤其是战争前期,几乎每战必败,每战必有大将陨落,就连十二虎

夷陵大战,东吴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尤其是战争前期,几乎每战必败,每战必有大将陨落,就连十二虎臣都死了两位。下面咱们就聊聊参加夷陵大战的那些吴将。

1.孙桓

英雄出少年,孙桓是东吴第一个请战的年轻将领。他本姓俞,因为孙策很喜欢他的父亲俞河,便赐其家族孙姓。

虽然勇气可嘉,但孙桓的武功只能算三流,勉强能与关兴战三十多回合。

宜都之战后被蜀军困在彝陵城,直到陆逊火烧连营后才突围而出。

2.朱然

朱然是东吴老将,掌管水军,孙权担心孙桓年幼,便派他从水路协助孙桓作战。宜都之战,孙桓被打败后,朱然便紧守水寨,不敢贸然行动。陆逊火烧连营后,朱然在追杀刘备的过程中,不幸遇到前来救驾的赵云,被一枪刺死,毫无还手之力。

3.李异

孙桓所手下最能打的两员武将之一,与张苞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张苞战马中箭后,李异准备趁人之危杀死张苞,不料被关兴一刀劈死。

3.谢旌

也是孙桓手下的得力大将,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实际武力大概与孙桓相当,三十余合败给张苞。后来被张苞冲阵时杀死。

4.谭雄

孙桓手下的一员裨将,因见李异胜不了张苞,便放暗箭射死了张苞的战马,后来被关兴活捉,“斩首沥血,祭了死马”。

5.崔禹

朱然手下部将,颇有见识,但武力太差。吴班派小卒到朱然营中诈降,崔禹担心上当,让朱然守水寨,他去救援孙桓,结果中了埋伏,遇到张苞,一个回合就被张苞生擒。押解到秭归后被刘备处死。

6.史迹

史迹是潘璋手下部将。黄忠出马,点名要潘璋出战,史迹欺黄忠年老,想占个便宜,在主将面前表现表现,没想到黄忠宝刀不老,三合之内就将其斩于马下。

7.潘璋

东吴十二虎臣之一,捉关羽的主要人物。关羽死后,他把兵器换成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可本事不见长,与老黄忠“交马数合”,表面看起来不分胜负,但他心里有数,知道敌不过黄忠,拔马逃走。没想到慌不择路,在老乡家撞见关兴,被关兴杀死。

8.马忠

潘璋部将,之前他用绊马索捉住了关羽,夷陵大战中,他又用暗箭射伤了黄忠,直接导致了黄忠的死。一个人放倒蜀国五虎将中的两人,放眼三国,马忠也算是牛人了。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马忠,却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被反水又反水的糜芳、傅士仁背刺,割了他的人头去请赏。

9.夏恂

韩当部将,面对刘备大军时,韩当问:“谁敢冲突蜀兵?”夏恂想都没想,应声而出。看起来很勇猛,表现却很稀松,听到张苞一声大喝,便“心中惊惧”,来不及逃走,就被张苞刺于马下。

10.周平

周泰的弟弟,本想上阵帮助夏恂对付张苞,不料被关兴砍了个措手不及。

11.周泰

作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周泰表现有点怂,眼看着自己的弟弟被关兴砍死,居然不敢上去报仇,而是与韩当“慌退入阵”。直到陆逊火烧连营之后,才恢复了斗志,二十余合杀死蛮王沙摩柯。

12.甘宁

想当年纵横长江,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锦帆贼”,面对沙摩柯,竟然“见其势大,不敢交锋,拨马而走”,这个表现实在让喜欢甘宁的人有点失望。关键是,箭术高明的他在逃跑过程中,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而死。可怜,可惜!令人唏嘘!

13.糜芳、傅士仁

两棵墙头草,关羽兵败的时候,投降了东吴,见蜀军势如破竹,又投降了西蜀,顺便还捎走了马忠的人头。然而,糜芳低估了刘备对关羽的感情,刘备亲手将他俩剐了,才解了心头之恨。

14.淳于丹

淳于丹是夷陵大战中表现最好的吴将,虽然他只是被陆逊当作弃子用来投石问路的无名下将,但居然凭自己的能力冲破了傅彤、赵融、沙摩柯三员蜀将的围堵,活着回到了吴军大营,这大概是陆逊始料未及的。

15.韩当、徐盛、丁奉、凌统

他们虽然都参加了夷陵大战,但均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参考三国演义,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