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Tina Miao访谈:我在澳洲做互惠生的故事

访谈转载自SBS中文 ,原文链接: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

访谈转载自SBS中文 ,原文链接:https://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s/podcast-episode/aupair/q0a827le1

访谈文字稿

主持人:Tina,你好。

Tina:你好。

主持人:刚刚我们说到这个 Au Pair,就是互惠生的意思哈,也许很多朋友对这个说法应该是比较陌生,能不能先跟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 Au Pair?所谓互惠又是指的什么意思呢?

Tina:互惠生它应该是起源于欧美国家的,就是说一个学生为了体验当地的比较独特的一些文化或者是学习语言,他会住到就是他的目的地国的一个家庭里面。然后相应的呢,他要自己付出一些劳动,比如说帮着这个父母带一带孩子,或者是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之类的,然后以此来换取就是免费的食宿以及一些零用钱。

主持人: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Au Pair,那你是怎么知道 Au Pair 并且选择做了互惠生的呢?

Tina: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通过一个中介公司。墨尔本 lockdown 的时候,通过他我才知道有这样一个渠道,这个是在 Facebook 上面认识的一个中介。当时就是问他有没有适合我的一些兼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说我就想要做什么。然后呢,中介了解了我的情况之后就跟我说,他说你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岗位叫 Au Pair。然后我一听,我就觉得还不错。而且那个时候是墨尔本的冬天,就特别的寒冷,然后又频繁的 lockdown,我就比较想要离开墨尔本这个城市。然后呢,当时中介是给我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在这个 Sunshine Coast,然后还有一个是在悉尼的。然后我就觉得那刚好我可以出去走一走。

主持人:需要面试吗?

Tina:有的。就是这个中介我觉得它是属于比较负责任的那一种中介。对于他来说,他既要确保他给这个 host family 提供的人选是安全的、可靠的。所以呢,他会提前要进行一些信息上面的甄别,比如说他会要求我提供就是这个 WWCC (Work With Children Check)。嗯,然后还要提供这个 Police Check,还要有关系比较亲密的一些朋友提供的 reference,然后来证明说我这个人,嗯,对孩子比较有耐心,然后对,比较比较善良是吧,然后做饭还不错等等一些方面的,要把这些信息他甄别之后才会给到这个 host family。Host family 觉得,嗯,这个人好像还不错,然后我们就安排了网上面就是那个线上的面试。

主持人:嗯,到现在你做了多久的互惠生了呢?

Tina:将近一年的时间吧。就是我前后总共是做过四段,现在就是在第四个家庭。

主持人:(讲述第一个家庭)

Tina:第一个家庭就在悉尼。然后这个家庭当时比较吸引我的原因呢,是他们的家庭位置特别的棒,就是在悉尼非常有名的这个 Bondi Beach 附近。而且他们家是犹太家庭。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以前从没亲身接触过的一种文化或者说是体验吧,所以我就很想要去尝试一下。然后呢,那个家庭就是一个比较比较大的家庭,他们总共是父母两个人带着五个女儿。

主持人:哦,五个孩子。

Tina:对,五个孩子,而且这孩子都是女孩。让我觉得比较特别的呢,就是他们虽然说已经有了四个孩子,但是仍然选择领养了第五个孩子。这个妈妈就是说,她觉得就是她和她丈夫的收入在澳洲来说可能算是就是比较偏高的,然后呢她希望他们可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然后也希望就是自己的女儿们通过领养孩子这件事情,就是可以让他们变得有责任感,让他们变得更有爱心。所以就是这个家庭就让我觉得,嗯,各方面的条件还真的都挺不错的,那我就过去试了一下。

主持人:所以你当时是要照顾五个孩子?

Tina:其实并没有。我要补充一点的就是说 Au Pair 它这个岗位呢,它不是保姆,就是它没有达到保姆那种专业性的程度。它多数来说,它的这个角色叫做 Mother's Helper,她是妈妈的一个帮手,对,做她额外的一双手,然后额外的两只眼睛去是吧,帮她来维持这一个家的一个正常的一个运转。

主持人:(在第一个家庭的经历)

Tina:第一个家庭就体验到了比较独特的这个犹太的一些节日,甚至还跟他们有学了一点点的这个希伯来语。我跟他们一起过了一个犹太历的新年吧。在这个节日的时候呢,就是全家人都要一起去动手,然后每个人都要盛装打扮,孩子们都会做一些就是和这个犹太文化相关的一些小手工艺物品,然后要摆在这个餐桌上面。…… 犹太人之间他们会互相交换自己做的一些食物,一定要在这个晚餐的时候吃蜂蜜蘸苹果。后来这个是我在网上查的,说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吃,就是蜂蜜蘸苹果的寓意就是甜上加甜,就是说你的日子越过越好。而且比较特别的一个感受吧,我觉得犹太的这个群体在我看来,他们相对,相对来说比较自成体系,比较封闭。就是他们的孩子只读犹太人的学校,然后将来以后读大学的时候大概率也是会读这种学校,而且他们生活的这个圈子里面可能除了犹太人没有别人。

主持人:比较有凝聚力。

Tina:对,这个让我觉得比较震撼。

主持人:(关于领养的小女儿)

Tina:那个领养的那个孩子也是犹太女孩吗?

Tina:她有一部分犹太血统。Family 的这个女主人跟我讲说,她妈妈是一个护士,然后但是是就是吸毒的,有这个药物成瘾,然后呢她的亲生父亲并没有跟她的妈妈结婚,好像是一个……他爸爸的职业可能是 drug dealer (毒贩)。所以就是会有这种机构强制要求就是说这个妈妈你不能够抚养你自己的孩子,然后必须给她重新匹配一个适宜孩子成长的一个家庭。…… 我觉得所有的孩子真的是对这个小不点就有一份额外的照顾吧。…… 她本人的性格就真的特别可爱,……每天早上如果我在叫醒她的时候,她都会说 “Oh Tina, I miss you”。

主持人:她多大?

Tina:她三岁。

主持人:(第二个家庭)

Tina:第二个家庭就比较比较简单了,就是一个单亲的爸爸带着孩子,他们是德裔澳洲人。因为这个家里面没有一个女主人,所以我其实充当的这个角色就是要 take care 整个房子以及他们父女两个。工作内容相对来说就会复杂一些,比如说我要留意是吧,哪一天要丢垃圾,然后要时刻关注冰箱里面是不是有吃的,然后还有就是家里面的卫生情况,以及是每周大概会做两到三次的晚餐给他们。

主持人:他孩子多大?

Tina:12岁。……也许爸爸觉得他没有妈妈在身边,对他就会格外的宠爱,而且他就只有这一个亲生女儿,他就是不希望他的女儿做任何事情。

主持人:(工作时长与报酬)

Tina:我的工作量其实差不多在每周10到15个小时,包了我的吃、住、交通,每一周额外给我300刀的这个 pocket money。所以这个 Au Pair 其实是每周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小时数,超过了这个的话是需要额外的支付你的费用的。

Tina:对,通常来说的话可能是15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然后来抵消你的这个吃住这方面的费用,然后每超过15个小时之后的每一个小时大概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差不多能给到25刀左右吧。

主持人:(离开第二个家庭)

Tina:我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我已经毕业了,然后我打算回国,所以呢就不会再继续做。…… 这个爸爸觉得我跟他女儿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应该是比较发自内心的,然后呢而且他的女儿应该是对我比较满意,然后女儿满意了是吧,爸爸也开心了,所以最后在我离开的时候呢,就相当于是给了我一个 bonus,就是带我去度假了。…… 在那个 Mornington,就给我第二段的这个 Au Pair 的这个生涯就画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一个一个句号。

主持人:(第二个家庭的文化冲击)

Tina:另外一段比较特别的经历呢,就是我有和他们这一个大的家族一起共度过一个节日是父亲节。…… 比较有趣的就是我在和他弟弟聊天的时候就聊起来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个人,他说他在新加坡刚刚见了这个人。然后呢,他说,但是 Tina 我要跟你说,说我跟他拥抱的时候呢,我就差点要错过他了。…… 实际上是因为那个人的身材比较矮小,所以他抱不到他。然后就为了跟我解释说这个人的身材有多矮小呢,他说,嗯,好像跟我岳母的身高差不多吧,这样,我请我岳母站起来给大家看一下她到底有多矮。然后呢,他就问他的岳母说,你可不可以站起来让大家看一下你的身高。然后他岳母是一个打扮很优雅的,也是德裔的澳洲人……在饭桌上就站起来了,站起来之后跟大家说,好,现在大家有没有看到我的身高?啊,那好,我坐下了。大家就接下来就是各自聊各自的天,就好像这个事情很平常。但是这个事情对我的震撼就比较大,因为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这种情况可能是不存在的吧,因为我们会认为说这样对这个老人家就太不尊重了。

主持人:(第三个家庭)

Tina:下一段就是我这一次来到来到珀斯之后找的这个家庭。…… 美国的爸爸,澳洲的妈妈,生了三个孩子,然后老大是一个男孩,现在应该已经快满七岁了,一对龙凤胎的小朋友是19个月。…… 我猜想我觉得这个妈妈她可能是有一点点的产后抑郁,导致就是她做很多事情会比较拖延。…… 这个家庭里面的爸爸是做这种 FIFO work (飞进飞出)的,就是他三周会在家里,然后三周是完全脱离的。…… 后来这个妈妈觉得她实在是压力太大了,然后呢她更希望能够找一个专业的保姆,可以让她脱开手去做一点自己的事情。…… 但是按照我对自己的一个规划,我没有,我达不到这样的一个程度,尤其是那两个龙凤胎19个月,我没有这个自信,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我自己的定位一直很清晰,我只做帮手。

主持人:(第四个家庭)

Tina:现在的这个就是澳洲爸爸,带着一个16岁的儿子,还有一个9岁的小女孩。

主持人:(关于安全问题)

Tina: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呢,我也比较担心。所以我当时是有提供给我一系列的材料给到这个中介以及那个家庭,所以我跟中介说,我说那相应的,我提供给你的材料你也要提供给我,比如说你要我提供了这个 Police Check,那我就要求对方的父母也提供这样的文件来给我,算是多一层保障吧。…… 从第二段开始我……我的方式呢就是我会让这个家庭知道,我在这个地方是有朋友的,是有人在意我的,然后我的朋友是知道你的住址的。…… 另外一个呢,也是我朋友跟我讲到的,他说其实我会对这方面有担心,这个家庭更会有这方面的担心。

主持人:对,毕竟有孩子。

Tina:对,毕竟有孩子在,就是他们的孩子是在你手里的。

主持人:(收获与感悟)

Tina:既然已经到了澳洲,我希望自己的很多观念会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说真的就是对于这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能够理解他们的文化,然后接受他们的文化,然后甚至有的时候还可以就是比较享受这种文化的独特性。这个就是我的一个很大的收获。另外一个收获我觉得我为什么喜欢做这个,一个是可能从天性上来讲,我确实是比较喜欢小孩子,就像我现在读的这个二硕也是这个幼儿教育。…… 我觉得外国孩子其实比中国孩子要好养活,要好带。他们的父母带孩子真的感觉就蛮糙的,就是放养式。

主持人:(给听众的建议)

Tina:觉得就是放下一个面子问题吧。因为这个东西虽然说在这个国外它是叫做这个互惠生,可能在很多国人眼里觉得你不就是个保姆吗?是吧,你在国内干嘛不行,你干嘛跑到国外去做保姆?我觉得首先是你要放平一个自己的心态,就是职业这个东西不分高低贵贱。然后并且适应性可能要比较强。……你作为一个外来者,首先是要先去主动地融入,其实融入之后很多东西就变成你在你在引导,但首先是要融入。

最近看到SBS中文对Tina的专访,她在澳洲担任互惠生的经历实在太精彩!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个在国内还比较小众的文化交流方式~

一、什么是互惠生?互惠生项目起源于欧美,参与者通过为寄宿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照看孩子、简单家务),换取免费的食宿和一定的零用钱。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与生活。

二、四段独特的家庭经历

悉尼犹太家庭这是一个居住在邦迪海滩附近的犹太家庭,有五个女儿,其中最小的孩子是领养的。Tina在这里体验了犹太新年的传统习俗,学习了简单的希伯来语,也感受到犹太社群独特的文化凝聚力。

2.墨尔本德裔单亲家庭在这个单亲爸爸和12岁女儿组成的家庭中,Tina需要协助打理家务、准备餐食。令她感动的是,在项目结束时,这位父亲特意邀请她一同前往莫宁顿半岛度假,以表达感谢。

3.珀斯美澳混合家庭这是挑战最大的一段经历。家庭中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包括一对19个月大的龙凤胎。由于母亲面临产后压力,家庭需要更专业的育儿支持,Tina最终因角色定位不符而选择离开。

4.现任澳洲家庭目前她与一位澳洲父亲及其两个孩子(16岁和9岁)共同生活,逐渐找到了舒适的相处节奏。

三、文化差异与冲击Tina提到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文化差异场景:在德裔家庭的一次聚会中,男主人为了向客人描述一位朋友的身高,直接请自己近九十岁的岳母起身作为参照。这种在中国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失礼的行为,在当地却显得十分自然。

四、给潜在互惠生的建议

重视双向背景调查,确保安全

保持开放心态,主动融入家庭

明确角色定位,避免过度承担职责

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获取全程支持

五、AupairRen仁互惠的专业视角从Tina的经历中,我们更加坚信:

正规的服务渠道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基础

清晰的角色界定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互惠关系

文化适应需要过程,专业的指导尤为重要

作为深耕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专业机构,AupairRen仁互惠始终致力于为互惠生和寄宿家庭提供安全、可靠、有温度的连接与服务。

六、收获与成长Tina表示,这段经历让她真正学会了理解和欣赏文化多样性,甚至影响了她后续的学业选择——目前她正在攻读幼儿教育专业的第二个硕士学位。她发现,国外家庭的“放养式”育儿理念与中国常见的精细化养育方式各有特色,也让她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互惠生项目不仅是一段海外经历,更是一次深度的自我成长。对于渴望体验不同文化、提升语言能力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如果您对互惠生项目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真实案例与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