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李沁一身红衣在雪地中单挑群敌,雪粒子砸在脸上,睫毛结霜,她咧嘴一笑,弹幕瞬间被“姐姐杀我”攻陷——这不再是传统的甜宠剧女主,而是手执长弓、眼神如刀的飒爽女将。
刀光剑影中翻身下腰,弓弦震响时目光如炬——李沁在《一笑随歌》中的打戏,彻底点燃了这个秋天的古偶市场。
《一笑随歌》开播即爆,热度飙升榜第一。李沁饰演的锦绣国神射手付一笑,凭借行云流水的打戏、充满力量感的动作设计,让观众眼前一亮:原来古偶女主,可以不靠傻白甜和眼泪逆袭,而是真刀真枪打出自己的江山。
01 惊艳开局,打戏奠定爆款基因
《一笑随歌》开篇即高能。战场上一箭定局,付一笑红衣白马,拉弓射敌,眼神中的杀气与果决瞬间立住了人设。
没有拖沓的铺垫,没有矫情的慢镜头,只有干净利落的动作、招招到肉的搏击,让这部剧迅速在众多古偶中脱颖而出。
李沁的打戏之所以引发热议,在于 “真实感”与“美感”的完美结合。
第三集末尾那场雪中红衣单挑群敌的戏份,镜头没有频繁切换,全程由她本人完成。观众能清晰看到她的喘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的白雾,以及睫毛上凝结的冰霜。
这种近乎“自虐”的实拍,成就了剧集首个出圈名场面。
02 暴力美学,颠覆古偶传统套路
《一笑随歌》彻底打破了古偶剧“男主carry全场,女主等待救赎”的套路,塑造了一对真正势均力敌的男女主。
李沁的付一笑与陈哲远的凤随歌,从相遇开始就是高手过招般的“互啃式浪漫”——
47鞭互抽、肩膀互咬、泥地厮打,每一场冲突都带着原始的野性,被观众调侃为“古偶暴力美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咬颈反杀戏,付一笑在被压制的情况下,毫不留情咬向凤随歌的脖颈,这场面在过往古偶中极为罕见。
没有无底线的包容,只有以牙还牙的痛快,这样的设定反而让观众大呼过瘾。
“双强”关系的塑造,让打戏不再是单纯的视觉点缀,而是角色性格与情感推进的必要手段。
付一笑的鞭子与凤随歌的剑,在交锋中擦出的不只是火花,更是两个独立灵魂的彼此试探与认可。
03 幕后苦功,铸就镜头前的惊艳
镜头前的游刃有余,源于镜头外的拼命。
李沁为这部剧提前三个月进组进行体能和武术训练。幕后花絮显示,她的大腿内侧因高强度训练拉到青紫,却仍用保鲜膜包裹着继续练习。
一个空中转体动作,她吊威亚磕到锁骨,现场听到“咔”的一声,她却摆摆手说:“再来,刚角度不对。”
剧中她亲自完成7秒的“弓反杀”长镜头——从拉弦到放箭一气呵成,毫无多余动作。这种专业态度,让“付一笑”这个角色拥有了足以令人信服的力量感。
陈哲远同样为戏拼命,为一场屋顶追逐戏提前三个月练习跑酷,摔得膝盖青紫。正片中他如猫般轻盈的翻身落地,配上古琴声的响起,瞬间点燃弹幕。
04 黑马突围,真诚制作的胜利
《一笑随歌》的播出之路颇具戏剧性。播前几乎零宣传,被调侃为“穷剧组”。然而,正是这个“穷”剧组,把钱全都花在了刀刃上。
手工糊制的上千盏灯笼、参考故宫藏品打造的“逐月弓”、借鉴唐代西域文物的铠甲纹样,细节处的用心可见一斑。
剧集低开高走,靠口碑实现逆袭——豆瓣评分从开分6.8一路涨至7.6,观众留存率高达8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没有流量明星加持,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它凭借扎实的剧本、创新的打戏设计、演员的精准演绎,成功杀出重围。
“认真做事的人,终于被看见了。” 这条弹幕,或许是对《一笑随歌》和李沁最好的肯定。
如今,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观众对李沁打戏的剪辑片段,“付一笑一笑,命都给她” 不仅是剧中的台词,更成了观众的心声。
《一笑随歌》的成功印证:观众从未拒绝套路,只是拒绝毫无新意的复制。当女主的弓弦一次次震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付一笑的成长,更是古偶类型片破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