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发生在上海街头的邻里纠纷视频,近日在网络引发热议。上海市闵行区一家水果店门口,90 多岁高龄的老人因退货诉求与店员发
一则发生在上海街头的邻里纠纷视频,近日在网络引发热议。上海市闵行区一家水果店门口,90 多岁高龄的老人因退货诉求与店员发生争执,情绪激动中试图推打对方时不慎摔倒,全程被监控完整记录。事件既牵扯到老年群体的沟通与照护问题,也展现了基层服务行业的相处之道,引发公众对邻里和谐的思考。

视频曝光:街头争执与意外摔倒11 月 15 日晚间,上海闵行区吴泾镇的街道上夜色渐浓,沿街商铺的灯光照亮了人行道。网友发布的监控视频清晰记录下田掌柜水果吴泾店门口的一幕: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着蓝色羽绒马甲,站在店门口与一名年轻店员面对面交流,两人语气逐渐变得激烈,肢体动作也随之增多。
视频画面中,老人双手不时挥动,似乎在强调自己的诉求,店员则保持着侧身站立的姿势,没有主动靠近或回应肢体动作。争执持续了约两分钟后,老人突然迈着急促的脚步冲上前,右手抬起想要推向店员。就在身体前倾的瞬间,老人脚下一个踉跄,重心失衡向后倒去,“扑通” 一声重重摔在水泥地面上。
摔倒后,老人躺在地上没有立刻起身,双手捂着腰部和腿部,嘴里不断发出呻吟声,反复念叨着身体各处疼痛。店员见状立刻上前半步,却没有贸然搀扶,只是站在一旁观察情况,同时拿出手机进行操作,周围陆续有路过的市民驻足围观。

事件溯源:一场错位的退货诉求11 月 16 日上午,田掌柜水果吴泾店店长在接受采访时,详细还原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位店长介绍,摔倒的老人今年已经 90 多岁,家住水果店附近的老旧小区,是店里的常客,平时经常来购买水果,彼此也算熟悉。
事发当天下午 3 点多,老人曾独自来到店里,挑选了 4 个脆柿,付款后便离开了。让店员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 7 点左右,老人再次出现在店门口,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个西红柿,情绪显得有些激动。
“她一进门就说这些西红柿质量不好,吃起来口感差,要求我们退货退钱。” 店长回忆,店员当时第一时间向老人解释,店铺的经营许可范围仅包含水果品类,并不售卖西红柿等蔬菜,这些西红柿显然不是从该店购买的。但老人年纪较大,思维反应稍慢,始终无法理解店员的解释,坚持认为西红柿是下午买脆柿时一同购买的,双方的沟通逐渐陷入僵局。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天色又晚,店员不想让事态升级,便主动提出愿意自掏腰包给老人一些钱,让她早点回家休息。“店员也是出于好心,觉得老人这么大年纪跑一趟不容易,不想让她白跑,没想到这个提议反而让老人更加坚持。” 店长说。
冲突升级:争执与失控的瞬间店员的让步并没有平息老人的情绪,反而让她觉得自己的诉求得到了 “默认”。老人拒绝了店员给钱的提议,转而走到店门口的人行道上,声音提高了八度,开始大声指责店员 “不讲道理”“故意刁难”。
店长表示,老人的指责持续了十多分钟,期间不乏过激言辞,吸引了不少路人围观。店员多次试图上前解释,但都被老人打断,双方的口角逐渐升级,语气也变得越来越生硬。“老人越说越激动,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很严肃,双手一直比划着,情绪完全失控了。”
监控视频显示,在争吵最激烈的时候,老人突然做出了推打的动作。她双脚蹬地向前冲去,上半身用力前倾,手臂伸直想要触碰店员。由于动作过于急促,加上地面略有不平,老人脚下没有站稳,瞬间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店员当时完全是被动应对,全程都在后退避让,没有任何主动攻击的行为。” 店长强调,从监控画面可以清楚看到,店员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克制,没有与老人发生肢体冲突,老人的摔倒是自身动作导致的意外。
后续进展:报警后老人自行离开看到老人摔倒在地,店员顿时慌了神。“毕竟是 90 多岁的老人,身体状况本来就特殊,万一出什么严重问题,谁也担不起责任。” 店长说,店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保护现场和寻求专业帮助,于是立刻拿出手机拨打了 110 报警电话,同时联系了店铺负责人。
让人意外的是,当老人听到店员说已经报警后,原本躺在地上的身体慢慢动了起来。她挣扎着用手臂支撑地面,在围观市民的轻声安抚下,缓缓站起身来,虽然走路还有些蹒跚,但已经能够自主行动。随后,老人没有等待民警到来,也没有再提及退货或赔偿的事情,独自朝着小区方向慢慢走去。

民警赶到现场时,老人已经离开,店员向民警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提供了完整的监控视频。民警查看视频后,确认这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没有造成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在记录完相关信息后便离开了现场。
店长表示,老人平时性格还算温和,这次是第一次在店里发生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年纪大了,有时候会有些固执,加上可能确实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对于未来的相处,店长表示,店铺依然会热情接待老人,下次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会更加耐心地沟通解释,用更温和的方式处理问题,避免伤害邻里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