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2025年以后,俄军进攻的重点便放在了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主要是因为:
其一,红军城作为顿巴斯地区的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是M30公路等六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又是T04-06铁路、北部铁路等五条铁路的交汇处,乌军失去此关键性的交通枢纽,非常被动,
其二,红军城外加周边有乌克兰最大的煤炭产地,以及大量的工业产能,所以对于俄乌双方而言,红军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控制该地区,便能拥有更多的战争所需的资源。
其三,该区域长期以来,一直是双方交战最激烈的地区,无论是乌军守住该地区,还是俄军占领了该地区,将拥有更有利的政治军事优势。毕竟,俄乌两方都非常清楚,红军城是非常关键之地,乌军失守,将意味着顿涅茨克战局面临崩溃的危险,而而方恨清楚,占领了该地区,就意味突破了乌克兰整个顿巴斯的防线,为下一步继续推进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战场前线
俄乌两军在红军城及周边地区已激烈交战一个多月,可是,对于红军城的战局,双方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俄罗斯官方宣称已对红军城实施三面包围,乌军有五千多人被围困在城内;而乌克兰则声称,红军城依旧有大规模成建制的“抵抗军”,且周边部队也不断向红军城靠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只是承认,乌军在该地区形势很严峻,但他声明,红军城尚没有被包围,乌军当前还远远没有到要撤军的程度。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无论俄方或乌方怎么说,我们从三个突出事件可以看出,红军城被俄军攻陷已成定局。这三个事件是普京视察前线指挥部、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司令亲临前线督战、乌克兰情报总局派特种兵试图营救红军城内的北约顾问失败。
第一件事。2025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俄罗斯总统普京身着迷彩服,出现在俄军联合部队集群的前线指挥所,与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以及北部集群的各集团军指挥官举行会议。所有与会军官都向普京详细汇报了前线接触线的最新局势。

普京视察前线指挥所,听格拉西莫夫大将汇报
俄罗斯媒体重点报道了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红军城方向、库皮扬斯克方向以及哈尔科夫北部地区。
格拉西莫夫表示,俄军中部集群第2、第51集团军已在红军城及其卫星城季米特洛夫地区完成对乌军多支部队的包围,包括第25空降旅、第79空突旅、第68步兵旅、第153和第155机械化旅、第35和第38海军陆战旅、第425突击团等,共31个营级单位,总计约5500名官兵。
与此同时,俄军西部集群在库皮扬斯克方向包围了乌军,控制了奥斯捷尔河所有渡口,将乌军第14、第43、第116机械化旅以及国民近卫军第1旅所属18个营级单位、约5000名官兵,包围在库皮扬斯克市区及奥斯捷尔河左岸地区。
此外,俄军西部集群仍在持续向红利曼推进,而且,俄军进攻亚姆比尔的战斗已进入尾声,俄军北部集群在过去两周于哈尔科夫北部的沃尔昌斯克方向成功推进,目前已占领约70%的市区面积。
俄军南部集群则继续在谢韦尔斯克与顿河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发动进攻;东部集群同时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扎波罗热州展开推进,过去两周共占领6个定居点。
在俄军的一系列进攻行动中,俄军围攻红军城无疑是备受关注的,这也是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的重点内容。而且,俄军在红军城包围了31个营级单位的部队,人数约5500名,是俄乌冲突以来俄军单次包围乌军人数最多的一次。

红军城局势严峻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与泽连斯基不同,他不是随便去前线视察的,泽连斯基经常到一个地方视察,但似乎更有随意性,而且普京对前线指挥部的视察,通常被视为俄军在俄乌冲突中取得阶段性进展或将调整战略的重要信号。而这一次,2025年10月26日,普京视察俄军联合部队集群的前线指挥所,被认为俄乌在红军城的决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从格拉西莫夫的汇报中可知,俄军已经包围了乌军在红军城的31个营级单位的部队,俄军将对红军城发起总攻,此刻普京在前线指挥所现身,及时鼓舞士气,也是有亲自到前线督战的意思,更是俄军将全面进攻红军城的一种信号。显然,俄军可能即将发起对红军城的总攻,以占领乌东地区最重要的这一交通枢纽和堡垒城镇。
从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的汇报中,能感受到,俄军已经下决心攻下红军城。而且,如果他没有获胜的把握,他也不敢向普京汇报时称已经完成对乌军多支部队的5500人的包围。显然,俄军攻陷红军城已成定局。
第二件事,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亲临红军城前线,携带死命令让乌军突破俄军包围圈。
2025年10月30日,在顿涅茨克战线上传出一条特别的消息,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亚历山大·瑟尔斯基亲自来到前线,还出现在了米尔诺格勒的西郊一线阵地。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亚历山大·瑟尔斯基
俄乌两军在红军城地区战局十分紧张,而乌军总司令瑟尔斯此时突然出现在米尔诺格勒的西郊阵地上,这显然不是一次普通的“巡察战场”那么简单,而是战局危急,他亲临前线督战了。瑟尔斯基没有带去大批援军,也没有宣布乌军的战术调整,而是携带一份军令:必须拆掉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包围圈,必须抵挡住俄军的进攻,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
从红军城到米尔诺格勒,距离只有约6公里,这表明,瑟尔斯基这一次视察前线也够拼的,冒着战火,进入前线,非常危险。米尔诺格勒的北面是新格里戈里耶夫卡的高地炮兵,南边是谢利多沃外围的步兵和火炮,而西边的M04高速公路几乎已陷入瘫痪,此地已经很危险。瑟尔斯基之所以冒如此大的风险奔赴前线,是因为他不得不这么做。乌军在红军城的局势非常严峻,近期乌军的战事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很不满意,前些日子,还有传言称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可能会被迫辞职,所以,瑟尔斯基压力很大,为了提振乌军士气,增强乌军的战斗力,也是为了让泽连斯基看到他竭力在履行职责,即便很危险,他e有不得不亲临前线。
乌军第47机械化旅和第59摩步旅的已经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减员严重,补给快断了,缺粮缺弹药,士兵已经精疲力竭,此时要挡住近十倍俄军的进攻,能挡得住吗?瑟尔斯基亲临前线,这意味着乌军在红军城的局势已经非常危险。
瑟尔斯基亲临前线首先是为了鼓舞士气。在此危急时刻,瑟尔斯基这位总司令亲临前沿阵地,是想给乌军士兵鼓气,激励乌军士兵英勇作战,坚定胜利的信心,使处于不利战局中的乌军士兵能提振士气,增强战斗力。有评论认为,瑟尔斯基称乌军在红军城三面被围不是事实,这是俄军的舆论战,是夸大性的宣传。这就是为了鼓舞乌军士气。
其次,瑟尔斯基视察前线,是为了协调指挥与解救被围部队。俄罗斯方面已经宣布,红军城5500官兵已经被三面围住,局势严峻。而且,乌军战局不利,局势严峻,在该地区的乌军可能各自为战,失去协调功能,此时,瑟尔斯基亲临前线,就是围协调前线的各支部队,统一行动,想办法将被围的乌军解救出来。俄媒评论称,瑟尔斯基此行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指挥解救被围困在米尔诺格勒的乌军部队,并向泽连斯基立下军令状,承诺重夺战线主动权。虽然要做到这些很难,但至少表明,瑟尔斯基已经尽力了。

瑟尔斯基在前线
再次,瑟尔斯基视察前线,是在竭力应对战场危机,并试图疏解舆论的压力。红军城作为乌东的关键性后勤枢纽,已成为双方反复争夺的“灰色地带”,乌军补给线遭遇严重困难,如果此城丢失,这对于乌克兰在顿巴斯的军队将是非常严重的失败,所以,作为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必须亲临前线,以便现场做出决策,应对乌军前线所面临的危机,这既对上方泽连斯基能有交代,也能疏解舆论抨击他指挥不力所给他带来的压力。止住乌军换帅传闻等。
其实,瑟尔斯基亲临前线督战,鼓舞士气,协调指挥和试图解救乌军被围部队,这恰恰表明,乌军在红军城地区已经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势,从乌军方面传出的一些信息,也表明,乌军快守不住红军城了,减员十分严重,缺兵力,缺弹药,缺药品,缺粮食,士气低落,士兵疲惫不堪,瑟尔斯基亲临前线也无法使乌军的被动局面有大的改变。
11月2日,乌克兰国防部前副部长维塔利·杰伊涅加公开表示,乌克兰武装部队已失去红军城(乌克兰称波克罗夫斯克)。他警告称,若不及时撤军,将导致更多损失并加剧前线防御压力。 根据乌克兰军方通报,俄军自11月2日起对乌军发动多次进攻,乌军在红军城方向的防御部队已遭受重大损失。杰伊涅加指出,继续坚守该城市将导致“价值数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无法撤回”,且无法填补前线缺口。此前,杰伊涅加因公开质疑军方报告真实性被政客批评为“编造胜利谎言”。但是,如今,俄军实际已经进入到红军城的近70%的区域,仅仅是该城西北角仍被乌军控制。所以,杰伊涅加称乌军已经失去红军城,这是对城市结局做出的判断。
第三件事,乌情报总局派特种兵营救红军城内的北约顾问失败,这意味着红军城局势已经非常严峻。
11月1日,乌克兰情报总局(GUR)派遣了11名特种兵乘坐美制UH-60直升机前往红军城北郊,试图夺取公路节点和营救城中被困人员。此次行动由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亲自指挥,此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试图阻止乌军溃败,并抢在俄军攻陷红军城之前,救出北约的顾问。然而,在红军城周围,俄军已经派无人机部队在全面监控,并随时准备发动攻击,于是,直升机刚刚靠近,便被俄军的无人机锁定,特种兵小队11人全部被歼灭。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
这一事件表明:其一,红军城确实面临俄军的围困,否则,乌克兰情报总局没有必要派直升机让特种兵去红军城营救北约顾问和高级指挥官;第二,红军城局势已经非常严重,否则,不会动用乌克兰情报总局派出特种兵采取行动,而且,由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亲自指挥。此外,行动失败,派出的特种兵全部被歼,这也意味着红军城的局势对于乌军来说已经非常危险了;第三,为什么动用情报总局,急匆匆派特种并要营救北约顾问和乌军高级指挥官呢?这是因为,红军城已经面临被攻陷的局面,若不派特种并去营救,随时都有可能因红军城被攻陷而无法再有营救的机会。一句话,红军城已经面临被攻陷的危险,乌军失守红军城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