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开心,这个月业绩又创下新高。”11月5日,37岁的饿了么聋哑骑手成龙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在24天内就跑了近1500单,挣了8000多元,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队里10多位队友帮他申诉。
11月5日14时,长江日报记者见到成龙时,他有一笔订单因为商家出餐慢导致后续多个订单被系统判定为超时。平台规则是超时5分钟内免罚,但他担心影响后续接单。队友替他拨打平台客服电话讲明原因,平台核实后对超时订单免予处罚。

骑手成龙出发送单。记者史强 摄
“我们队里有30人,一半队员都帮他做过申诉,但不是每次都会申诉成功。”饿了么钟家村优选钟家村雄鹰队队长赵承军说,休息时他也会为成龙讲解平台规则及处理方式。
赵承军介绍,交通意外、商户出餐慢、等电梯时间太长等原因都会导致外卖送达超时。遇到这些情况时,外卖小哥们都会主动和顾客及客服电话及时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超时被处罚,但成龙因为无法打电话而陷入尴尬。
长江日报记者在成龙的手机系统看到,10月30日到11月5日,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他就有21次超时,而绝大多数小哥一周超时只有一两次。

成龙(左)和队长赵承军通过手机沟通情况。记者史强 摄
成龙是汉川人,母亲是听障人士,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今年9月,他成为雄鹰队队员。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此前曾在沿海城市的服装厂和电子厂打过工,但因为有高血压不能上夜班就来武汉送外卖。对他来说,这也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了解到超时并非主观原因造成后,队里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每次成龙需要申诉,赵承军就会在群里发布信息,队员有空就帮他和顾客、客服沟通。“一般情况下,只要告诉对方成龙的特殊情况,大家都会谅解。”队员温永振说,每次沟通耗时在10分钟内,“大家都是同事,少跑两个单子没关系。”

成龙24天跑了近1500单,个人业绩创下新高。 记者史强 摄
成龙自己也在努力学习规则并向队友讨教解决办法,他会把自己的情况敲在手机上,展示给顾客看,争取谅解。他上周拿到了6个好评、0差评,刷新了自己的纪录。他表示,自己也不能总是麻烦队友,自己也要想办法学会自己解决。(长江日报记者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