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位新首相上台不到一个月,国家货币就能"自由落体"?这可不是电影情节,而是2025年10月日本的真实一幕。高市早苗,这位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刚上任就给全球市场来了个"下马威"。

说实话,刚开始大家还挺看好她的。日经指数蹭蹭涨了9%,不少人觉得她会延续安倍的经济刺激路线,加大政府支出,拉动内需。毕竟谁不希望经济好点呢?可谁能想到,这波上涨只是昙花一现。

高市早苗的动作确实快得惊人。10月底就跑去见特朗普,签了一堆协议,还送了安倍的高尔夫球杆当礼物,搞得美日同盟"铁板钉钉"似的。市场一看,外交稳了,经济该起飞了吧?结果呢?日元开始一路狂泻。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11月初,她在国会公开把台湾问题扯进来,说什么"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准备启动集体自卫机制。我的天,这话一出,国际媒体可不就炸锅了吗?中国外交部立马回应,说这破坏了中日关系基础,必须澄清。

坦白讲,我当时就纳闷,她这是想干嘛?刚上台就捅这么大的篓子。要知道,日本现在可是贸易逆差国,能源粮食全靠进口,日元一贬值,进口成本不就飙升了吗?结果呢?11月下旬,日元兑美元直奔157,创年内新低。超市里的进口食品价格涨得离谱,阿根廷牛肉贵了25%,新西兰水果贵了20%。

中小企业主们更是愁眉苦脸,原材料成本每月多15%,利润薄得像纸。丰田都公开警告,海外工厂费用要增加10%。高市早苗晚上电视讲话还说政策会带来长期繁荣,可投资者根本不买账,一周外资撤了2万亿日元,创季度纪录。

最惨的是旅游业。中国一发出旅游警示,成田机场54万张机票瞬间被退,酒店业估计损失500亿日元。冲绳酒店入住率掉30%,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旅游可是中国服务收入的大头,去年贡献不少,现在这一下,未来信心直接直线滑落。

本来想高市早苗的财政刺激计划能救市,结果11月21日内阁批了21.3万亿日元补充预算,超分析师预期,投半导体和国防减税补贴。企业界短期倒是乐呵,那些出口大厂觉得汇率贬值能帮他们赚更多。可问题是,日本现在是贸易逆差国,进口超出口30%,能源粮食全靠外头。日元一弱,进口成本飙,核心CPI到11月下旬涨3.2%,燃料农产品带头。

更糟糕的是,这贬值已经演变成了主权货币危机。日元越弱,投机资金越多,负循环自己转。高市早苗的刺激方案本意是拉就业,预算里10万亿补贴半导体,5万亿国防升级,号称创50万岗位。可她完全忽略了日本对华依赖,供应链一绷紧,全出问题。
11月24日穆迪下调日本信用展望,债务GDP比快260%。老百姓月支出多12%,电费蔬菜涨得最凶。小餐馆老板们不得不修改菜单,进口水果直接下架,勉强不亏本。企业联合会递请愿书,求汇率干预,高市内阁只说评估。
话说回来,高市早苗这套"经济学"听着挺响亮,实际却是在火上浇油。她上台前就鹰派十足,访台示好,批南海军事化。现在首相位子一坐,更是放大招。中国11月13日要求她收回台湾话,警告后果自负。14号中国说日本插手台湾,得遭粉碎性打击。
现在的问题是,这位日本首位女首相到底是想带领日本走向何方?她的政策真的能带来长期繁荣,还是会让日本陷入更深的困境?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但眼下,普通日本人的日子可不好过。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