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福耀科技大学到斯坦福大学,中间隔了好多个西湖大学

提起中国的民办大学,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往往是三本、高职。民办大学几乎成了差学校的代名词,而国外的很多知名高校诸如哈佛大学

提起中国的民办大学,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往往是三本、高职。民办大学几乎成了差学校的代名词,而国外的很多知名高校诸如哈佛大学、MIT、斯坦福大学等却是私立大学。近些年来,国内创办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声音不绝于耳,也的确有几所号称是研究型大学的民办大学建校。西湖大学和福耀科技大学就是其中备受关注的新型大学。

西湖大学的筹备计划中显示,创办者希望西湖大学“结合中国国情,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福耀科技大学的创办者曹德旺及现任校长王树国也多次提到福耀科技大学要“对标斯坦福”。

(福耀科技大学校名刻在六个工锤状的石头上,寓意务实工锤,面向产业)

两所新型大学在办学时都提到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能不能成为斯坦福那样的大学不能只听口号,也不能只看砸了多少钱,关键要看办学模式、办学制度。从现在能够掌握的信息看,成立已有几年的西湖大学和建校不久的福耀科技大学要走到完全不同方向的两条道路上。西湖大学虽然和斯坦福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能让人感受到已经走在接近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的道路上。而福耀科技大学,如不进行深度改革,将难免虎头蛇尾,最终沦落到和其他民办学校一样的三本、高职境地。

以下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对两所学校进行对比分析

一、办学资金来源

资金是大学运营的基础,也是吸引、留住、培养人才的保障。顶级研究型大学每年的财政支出是以十亿美元为单位的,斯坦福大学已公布2025年的财务详细预算,预算支出约77.6亿美元(并非是曹德旺说的20亿美元)。斯坦福大学的预算收入来源多样化,能够维持收支平衡。

西湖大学的资金来源也是多元化,以社会捐赠为主导。目前主要依靠知名企业家捐赠到西湖教育基金会、政府支持、竞争性科研经费、人才政策支持经费等收入。其模式更接近欧美私立名校的基金会模式。

福耀科技大学的资金来源非常单一,由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首期出资100亿人民币设立,资金来源稳定且集中。至于后续的资金,目前的消息是“各学院自负盈亏,教授卖成果赚钱”,这使得后续持续投入和留住人才的风险较高。

二、大学的培养目标

西湖大学培养顶尖的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科学家,偏向于从0到1的原创,侧重于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等)的博士、博士后培养,目标是做出世界级的原创研究成果。教授们可以安心做不知会产生什么应用的基础科学。

福耀科技大学是要培养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卓越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紧密对接高端制造与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产业需求,强调“学以致用”,目标是培养能立刻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应用型、技能型研究人才。在“各学院自负盈亏,教授卖成果赚钱”的压力下,本来需要几十次的失败才能迎接到的技术突破,会不会在经历几次失败后就被彻底扼杀?

三、学校的权力机构及治学模式

西湖大学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行政负责人,由校董会任命,对校董会负责。校董会成员经济学家钱颖一曾提出:以制度为基础按规则办事,给校长最大的治校空间,给教师最大的治学自由。西湖大学的校董会由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组成,一些知名的捐赠人如马化腾、王健林等则在荣誉校董名单中。西湖大学的出资人不集中,能够做到学术事务由教授主导,行政权力服务于学术权力,力图保障学术自由和独立性。非常符合“科学家办大学”的形象。

福耀科技大学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虽然现在也有校长,但相比较而言出资人的影响力非常显著。本科生招生时曹德旺还要亲自面试,他的教育理念和产业背景会对学校的发展方向产生决定性影响。也许曹德旺在面试时能够慧眼识才,但研究型大学需要教授治学,不允许学术被“过度资本干预”。资本干预学术与科教,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曹德旺的行为不免让人担心教授治学的落空以及学术被过度干预。更让人担心的是曹德旺似乎把他亲自面试当成了一个亮点,他好像没有意识到教授们会担心学术的独立性要被扼杀。基于此,网红校长的最大用处可能只是形象大使甚或广告代言人。

四、招生与办学

西湖大学从研究生教育起步,再发展本科教育。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实行“小而精”的路线,师生比极高,采用国际通行的终身教轨(Tenure-Track)制度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招生标准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注重科研潜力和国际视野。

福耀科技大学号称本硕博全方位培养。办学模式强调产学研融合,与企业(尤其是福耀相关的产业链)深度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课程设置与产业技术发展紧密联动。可是办学之初的种种与教育规律相矛盾的机制能否做到本硕博全面培养的确需要打一个问号。

五、前景展望

西湖大学的模式已得到学术界初步认可,聚集了一批顶尖学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已有产出。其“科学家共同体”的模式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巨大潜力。长期来看,西湖大学需要用一份优秀的办学成绩树立形象,建立起持续稳定的捐赠文化,以保障其在“非营利性”定位下实现财务的可持续性。其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主要是能否产生足够多、足够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有实力冲击诺贝尔奖的成果。从西湖大学近几年的发展看,西湖大学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

福耀科技大学前期资金雄厚,目标明确且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毕业生就业前景清晰,有强大的产业背景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绝佳平台。不足之处是如何平衡“企业标准”的短期实用性和大学所需的“基础研究”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其实是教育规律与福耀美好畅想之间矛盾的碰撞。如果这些关键问题在制度上得不到有效解决,后续势必影响福耀科技大学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以及来自社会的捐助,福耀科技大学很可能沦落到和那些贴着“三本”标签的民办大学一样的境地。

福耀科技大学目前还刚刚起步,会遇到很多坎坷和矛盾。从福耀科技大学目前的情况看,不要说斯坦福大学,它和斯坦福大学之间还隔了不知多少个西湖大学。能否将大学从企业思维管控解放给学术独立、教授治学,这将是影响福耀科技大学前途命运的关键。当然,如若本身就是定位职业技术大学,那就另当别论了。

评论列表

野身文神
野身文神 3
2025-10-15 03:52
那就辛苦你算一算,中间隔了具体多少个西里湖大学,反正1到100最多差了99个,弯道超车家常便饭了,而0到1之前是差了无限个,那就没戏了[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