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央企中建举报越秀地产!最新进展:中建、金茂、越秀发布联合声明

近日,一封由北京兴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给广州国资委的“举报信”,在业内流传。围绕北京璞樾项目,央企中建智地作为大股东,

近日,一封由北京兴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给广州国资委的“举报信”,在业内流传。围绕北京璞樾项目,央企中建智地作为大股东,称操盘方越秀未遵循定价规则,对部分房源“暗中调价”,并影响了隔壁项目的销售。

11月16日深夜,中建智地、越秀北京、金茂北京发布联合声明,针对北京朝阳黄杉木店项目(推广名紫京宸园、璞樾),各股东方经过坦诚协商、充分共创、达成共识,将秉持专业、阳光、公开、透明的原则,推进项目开发经营各项工作,向社会及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据悉,针对市场此前最关注的操盘权争议,后续南北“双地块”将由三家联合操盘营销。同时,针对项目品质及服务,股东方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公开项目进展、透明化管理流程,从工程建设到物业服务,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璞樾及“兄弟项目”紫京宸园,是当前北京市场上的热门新盘。

事件起因还要追溯到今年4月28日,中建智地、中国金茂、越秀地产和朝阳城发联合体以126亿元拿下北京市朝阳区黄杉木店组合地块,其中住宅部分成交楼面价约5.45万元/平方米,刷新近两年朝阳区宅地楼面价纪录。

7月31日,广州越秀华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越秀地产旗下公司)、北京兴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建智地子公司)及北京方兴亦城置业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约定三方通过北京兴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茂越置业有限公司分南北两地块就上述项目进行开发建设,其中中建智地负责南地块(即紫京宸园)营销事务,越秀地产负责北地块(即璞樾)营销事务。

据天眼查最新信息,股权穿透后,北京兴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紫京宸园项目公司)由中建智地持股50.1%、中国金茂持股32.9%、越秀地产持股17%;北京茂越置业有限公司(璞樾项目公司)由中建智地持股49.9%、中国金茂持股33.1%、越秀地产持股17%。

北京兴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情况 图片来源:天眼查

北京茂越置业有限公司股权情况 图片来源:天眼查

但一个地块被分成两个项目开发、且操盘方不同,不可避免会产生竞争。

为避免出现“贴身肉搏”的情况,两个项目在前期已试图打出差异化。比如,紫京宸园主打宋式风格,户型从133平方米到400平方米不等;璞樾主打国际范、东方感,户型主要为152平方米~258平方米的全四居。

到今年10月份,紫京宸园和璞樾相继开盘,项目方官宣的销售额分别为56.5亿元、45.65亿元,成为当月北京新房市场上的两大热门项目。11月初,双方同时发布喜报,官宣“10月北京网签冠亚军”,共同托举黄杉木地块。

但还不到半个月,一封“举报信”的出现,暴露出了项目热销背后的合作争议。

11月12日,业内流传一封中建智地方向广州国资委提交的“举报信”,称越秀方在合作开发的璞樾项目中存在首开不合理定价、续销期间恶意竞争导致客户流失到板块外竞品等行为。

举报信内容显示,“自南地块蓄客以来,广州越秀华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有预谋、有组织的低劣营销行为持续进行恶意竞争,严重损害了项目整体和主要股东利益”。

中建智地认为,越秀方在紫京宸园10月12日开盘后,未按此前达成一致的统一定价规则推进,影响了板块价格秩序。这导致紫京宸园已认购客户流失131组(短期不买房89组、买上下游42组),影响签约金额超22亿元。

从纠纷的焦点价格上看,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晚,紫京宸园9月26日取证批次中,网签111套,成交价格约9.8万元/平方米;10月30日取证批次中,网签9套,成交均价约10.3万元/平方米。

璞樾9月27日取证批次中,网签117套,成交价格约9.96万元/平方米;11月1日取证批次中,网签14套,成交均价约10.05万元/平方米。

于是,作为项目持股比例最高的股东,中建智地向越秀表明了态度。一份由其发给越秀的函件显示,中建智地方面要求越秀交接北地块的营销工作。

中建和越秀出现项目合作争议,核心还是因为新房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从位置来看,紫京宸园及璞樾项目所处地段确实较为稀缺。黄杉木店地块地处东四环与五环之间,是所属朝青板块近十年唯一新增住宅地块。东边是平房公园,北侧为京城森林公园,西侧800米左右是朝阳大悦城,距离地铁青年路站直线距离900米左右。西北方向是北京初代豪宅星河湾,二手房挂牌价约9.5万元/平方米,周边与星河湾同期或之后建成的楼盘包括润枫水尚、华纺易城、国美第一城等。

目前,中建智地和越秀方面,在销售规模上均冲劲不小。

作为近几年北京新房市场的“大户”,中建智地是中建一局旗下的地产平台,2020年正式更名为中建智地置业有限公司,在业内打出了“二次创业”的标签。此后,该公司在北京积极投资,其中不少是与同行合作拿地。

越秀对北京市场同样看重。2025年上半年,越秀在北京的合同销售金额197.2亿元,同比上升255.1%。今年前十月份,越秀地产全口径销售额254.9亿元,位居第二;权益销售金额115.3亿元,位居第五。

如今项目股东“握手言和”,两大豪宅的意外插曲也将告一段落。

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次纠纷也暴露出,房企合作开发模式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合作方利益协调问题,在定价、营销等方面容易产生分歧。本次黄杉木店双盘事件,也为联合开发项目的风险化解提供了一定参考。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