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爽文界”抗鼎之作。
《琅琊榜》大家应该都看过吧?它就是中国版的《基督山伯爵》。
一个无辜的水手被陷害,然后在监狱度过了14暗无天日的日子。
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桥段,水手在监狱遇见了隐士的“大佬”。
然后通过考验,继承遗产,逃出监狱,走上复仇之路。
除了复仇,书中还有很多细节,比如:
信息的“权利”唐戴斯每一次关键的人生转折都与信息的改变有关。
他的悲剧开始与一封信,一封被篡改的信。信里有关于拿破仑的信息。
因此他被费尔南,唐格拉尔,维尔福三人送入监狱。
而他的重生伴随着法利亚神父十年来向他传授的知识以及宝藏的相关信息。
在小说中,信息好像成为了权利的载体,能让人坠入深渊,也能飞上云端。
在唐戴斯的复仇中,信息,或者说情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他利用财富构建起庞大的情报网络,这才能顺利达成心中的目标。
信息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尤其是现在。
在当下大数据的时代,个人信息成为所有互联网公司最宝贵的资产。
它们通过用户的行为习惯,精准引导用户消费,控制舆论导向…
唐戴斯能被一封信送入监狱,如今的我们也能被一个篡改的视频、一条无中生有的流言毁掉名誉和前程。
我们传播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是伤害别人的利剑,也可能是温暖他人的阳光。
系统“合谋”下的罪恶费尔南,唐格拉尔,维尔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罪犯,他们的恶行被包裹在系统规则的外衣下。
没人知道他们的恶行,或者说就算知道也不在意。
费尔南打着“效忠国家”的旗号;唐格拉尔以“商业竞争”为借口;维尔福以“维护司法正义”为名。
他们因为不同的利益“顺势而为”。共同将一个无辜的人推向深渊。
这种“系统”的罪恶在今天依然常见。
当年的全球经融危机,不过是资本家们疯狂逐利带来的灾难,却很少有人被追究个体责任。
一切都被归咎于“市场”“系统”,好像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而一个损坏他人利益的决策,从来都不是单一管理者的决定。
而是层层审批,资本“合谋”后不断向下延伸的结果。
我们是否也曾在某个时刻成为“合谋者”的一员呢?
或许,大仲马想要批判的并不是那三个具体的恶人,而是那个能轻易碾碎个体的“系统”。
表演的人生唐戴斯这个身份已经在监狱中死去,他的过去也一起被埋葬。
出狱后,他是布索尼神父,威尔莫勋爵,基督山伯爵。
每一个身份都是他精心设计的“马甲”,都是他需要表演的人生。
他通过语言,服饰以及行为自由的切换身份,甚至能让曾经熟悉他的人都认不出他。
那“我是谁”,“我的身份”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是出生时父母起的名字,还是过往的经历与记忆,又或是当下社会赋予的标签?
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人都在精心构建自己的“人设”,有的人还不止一个。
朋友圈里的“精致生活”,微博里的“专业形象”,抖音里的“技能达人”…
这些“身份”往往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差距,却成为我们与世界交互的“名片”。
当以后的虚拟时代来临,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任意选择自己的样貌,职业,甚至有多个互不关联的身份。
当身份可以随意捏造,那“真实的自我”又在哪里?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否还会存在?
时间的复仇与创伤基督山伯爵用了数年时间来布局他的复仇计划。
他想要的并不是表面上的生命夺取,而是要在精神层面进行复仇。
他看着费尔南获得贵族头衔,唐格拉尔累积财富,维尔福成为司法界的权威。
他在敌人最风光的时刻将他们打落尘埃。
这便是他对于时间的“掌控”,但与此同时,时间也给他带来了抹不去的创伤。
14年的监狱生活让他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当他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再次见到未婚妻时,却早已物是人非。
与之相比,我们却还困在“时间的焦虑”里。
我们害怕“浪费时间”,害怕错过“最佳的时机”,害怕被时间“淘汰”…
可是啊,时间从不偏袒任何人,也从不停留。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唯一能做到,便只有珍惜当下。